■法治时报全媒体记者 李传敏 通讯员 胡东波
7月10日上午,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劳动保障服务窗口正式进驻琼中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以下简称“综治中心”),标志着琼中在优化劳动维权服务、创新社会治理模式上迈出关键一步。
据介绍,劳动保障服务窗口的进驻,是琼中聚焦群众维权痛点难点,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部署的有力举措。琼中通过资源整合、流程再造,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一站式”劳动维权服务,进一步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和群众满意度。
整合资源,破解难题
近年来,随着琼中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劳动纠纷和群众诉求日益多元化。
据统计,琼中涉及劳动权益的咨询和投诉量主要集中于工资拖欠、合同纠纷、社保缴纳等问题。以往,群众劳动维权时需辗转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综合行政执法、司法等多个部门,存在“多头跑、重复跑、效率低”的痛点。
“一起简单的欠薪案件,劳动者往往得先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或综合行政执法劳动监察窗口投诉,再转至仲裁机构,甚至涉及法院执行,平均耗时30天,导致‘小事拖大、大事拖垮’。”琼中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林盛武告诉记者,“此次劳动保障服务窗口进驻综治中心,正是为了解决群众‘多头跑、重复跑’的痛点,实现群众劳动维权‘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的目标。”
目前,已常驻综治中心的有琼中司法局、县公安局、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县信访局、县人民法院、县人民检察院等部门,其他相关单位为轮驻、随驻单位。
部门联动,化解纠纷
今年以来,琼中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大力推行“调解+仲裁+监察”联动机制,对简单案件实行快速调解,复杂案件启动联合处置,大大提高了纠纷化解效率,有力维护了劳动者合法权益。
据了解,在劳动仲裁方面,今年上半年,全县共受理各类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案件84件,涉及劳动者84人,结案94件(含上年未结案11件),其中裁决结案35件、调解结案48件、撤诉结案1件,涉及金额751.73万元,结案率89.36%。各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受理调解劳动争议案件50件,达成调解协议49件,未达成调解协议1件,涉及金额92.17万元。各类劳动争议案件调解成功率为72.59%。
在劳动监察方面,上半年,琼中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与县综合行政执法局积极配合,不断加大欠薪线索处理力度,受理劳动保障监察投诉事项48件,协调处理48件,追回被拖欠工资643人1591.7028万元,办结率100%。
系列举措,提升服务效能
琼中劳动保障服务窗口推出一系列便民举措,通过“集中办公、一站受理、分类处置”的联动机制,实现对劳资纠纷统一受理劳动监察、仲裁申请、政策咨询等业务,后台按职责分办,群众无须区分部门即可提交诉求;采取“调解优先、全程引导”,推行“首接负责制”,对事实清楚的案件优先调解,配备专职引导员,提供从申请到执行的“全流程陪办”服务。
劳动保障服务窗口的进驻,以及同步在综治中心设立的劳动人事争议第二仲裁庭,是琼中创新社会治理、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进一步提升劳动维权服务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