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秀英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积极作为、大胆探索,以规范化、实体化建设为突破口,通过整合各方资源、创新体制机制,成功走出了一条聚焦矛盾纠纷化解、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的新路径,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高起点谋划
构建规范化建设体系
海口市秀英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冯锦川介绍,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秀英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自启动建设以来,站在高瞻远瞩的战略高度,精心构建规范化建设体系。
在组织领导层面,成立了由秀英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挂帅,多部门负责人共同参与的领导小组。这一架构明确划分了各成员的职责范围,为高效统筹协调各项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会和协调会,及时发现并解决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建立常态化信息共享机制,顺畅信息沟通。各部门之间打破信息壁垒,实现了数据实时共享、工作协同推进,确保建设工作稳步推进。
此外,秀英区深入调研实际情况,出台《秀英区、镇(街)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指导意见》,明确建设目标、建设标准、工作任务和实施步骤,按照“功能齐全、布局合理、设施完善、运行高效”的严格要求,对区、镇(街)两级综治中心进行统一规划设计,为后续建设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奠定了坚实基础。
高标准建设
打造实体化运行平台
走进海口市秀英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服务大厅,一站式服务的便利尽显无遗。
这里涵盖了登记接待、矛盾调解、法律援助、谈心谈话、视频调解会议室等多个功能区,配备了先进的办公设备和高效的信息化系统,实现了硬件设施的标准化和功能布局的合理化。在这里,群众无须四处奔波,各类问题都能一站式解决。
在硬件设施完善的背后,是秀英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精心整合的工作力量。公安、司法、检察院、法院等部门在这里集中办公,分别设立服务窗口,安排专人常驻,负责受理矛盾纠纷,提供法律咨询和援助、现场调解等服务,形成工作合力。其他相关的30余个部门通过轮驻或线上联通的灵活方式协同工作,确保矛盾纠纷随接随处。
信息化建设是秀英区综治中心的一大亮点。依托群防群治平台,辖区内的矛盾纠纷实现统一录入、统一处置,信息互联互通、共享共用。引入的区域入侵、智能预警等技术更是“如虎添翼”,对各类隐患进行智能预警、精准研判,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高效能管理
健全常态化运行机制
秀英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制定了一套完善的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明确每个岗位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标准,建立涵盖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多次调解疑难纠纷协同联动、重大纠纷处理、跨行业跨区域疑难纠纷化解、可能转化为刑事案件的疑难纠纷处置等全方位的工作机制。
此外,秀英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还严格实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确保纠纷得到及时、妥善解决。
考核评价机制是激发工作人员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重要保障。
秀英区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规范化建设和运行情况全面纳入平安建设考核体系,制定详细、科学的考核细则,定期对区、镇(街)两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进行严格的考核评估,通过量化指标、实地检查、群众满意度调查等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价工作成效。
对于在工作中表现优秀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公开表彰和奖励,树立先进典型;对于工作不力的,进行通报批评,并责令限期整改。这一机制营造了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促使工作人员不断提升工作质量,主动担当作为。
高质量服务
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秀英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建立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通过设立矛盾调解室,积极整合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的力量,构建起“三调联动”工作格局。
辖区内109个人民调解委员会充分发挥扎根基层、贴近群众的优势,93名专职人民调解员和554名兼职人民调解员以及签约的法律顾问共同发力,形成了调解合力。在秀英区石山镇安仁村。两户村民因土地边界问题产生矛盾纠纷,调解员和法律顾问得知情况后,迅速赶到现场。其间,他们实地勘查,并运用专业的法律知识,向双方当事人详细讲解土地权属的相关法律法规,通过耐心劝导和协调,最终成功化解矛盾,有效维护了邻里之间的和谐关系。
2024年,秀英区共开展矛盾纠纷排查11504次,调处成功1524宗,调处成功率95%。
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极大提高了矛盾纠纷处理效率。秀英区综治中心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广泛收集矛盾纠纷信息。对于收集到的纠纷信息,按照既定机制进行分类处理,做到快受理、快解决。今年以来,共收集矛盾纠纷预警信息229宗,其中,主动信访197宗、已办结60宗,排查受理32宗、已办结21宗。
秀英区将继续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法,不断提升综治中心的服务能力和水平,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秀英、法治秀英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光翟 黄杨鑫 /文 德刚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