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5年09月26日 星期五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劳务关系和劳动关系咋区分?

陵水一动力伞飞行员与公司是劳务关系,起诉赔偿劳动报酬20万余元被法院驳回
  AI制图

  ■法治时报全媒体记者 杨晓晖

  在职场中最容易踩的坑,莫过于分不清“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前者受劳动法保护,能享社保、加班费;后者全靠合同约定,维权全凭“一张纸”。那么,不受公司工作时间、场地限制的自由工作者,他们与公司之间到底是“劳动关系”还是“劳务关系”?近日,陵水黎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审结一起劳动争议案件给出了答案。

  案件详情:一动力伞飞行员起诉公司赔偿20万余元

  蔡某是一名飞行员。2023年5月12日,蔡某与云某公司签订《飞行员劳务合作协议》,双方约定,蔡某在受聘期间,为云某公司开展动力伞体验飞行业务。云某公司提供动力伞飞行体验业务所需的专用场地、飞行器、地勤人员等技术资源。在合作期限内,云某公司每月10日支付给蔡某上个月飞行业务费用1.3万元。

  《协议》还约定,云某公司有权对蔡某进行日常管理和安全管理等,同时,蔡某应该服从公司的管理,自觉维护公司形象。在非工作时间段出现的一切纠纷与事故,公司不承担任何责任。双方还约定在协议期间,蔡某不得私自承接公司之外的任何飞行活动,合作期限为2023年6月21日至2024年10月10日。

  签订合同后,蔡某依约为云某公司提供飞行业务。蔡某的工作时间灵活机动,有飞行任务时,云某公司客服就会通知蔡某。在工作过程中,蔡某也不接受公司的考勤。

  这样的工作状况持续了近一年。直至2024年5月1日,蔡某与云某公司法定代表人曹某发生争吵后,蔡某就不再前往公司。

  蔡某认为,双方签订的是劳务合同,他执行云某公司安排的飞行任务,并领取相应报酬。双方之间符合劳动关系的基本特征,存在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因此,虽然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但双方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2024年11月,蔡某将云某公司起诉至陵水黎族自治县人民法院,请求法院判令云某公司赔偿未签劳动合同期间2倍工资差额12万余元,以及节假日加班工资等各项费用,共计20万余元。

  法院判决:双方属劳务关系,驳回全部诉讼请求

  庭审中,云某公司辩称,双方对工作时间未作约定,蔡某可以自行安排飞行服务时间,活动完全自由,只有在公司需要飞行业务服务时,蔡某才进行业务服务,不受工作时间、工作场所的控制。因此,双方签订的是劳务合同,并非劳动合同,故不存在劳动关系。

  云某公司称,蔡某在协议履行期内,违反协议约定,一直在陵水清水湾一些单位提供飞行服务,其违约行为给云某公司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

  陵水法院经审理认为,劳动关系是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为其成员,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提供有报酬的劳动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实践中,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虽然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但劳动者已成为用人单位的一员,身份上具有从属关系,用人单位对劳动者实施了管理、指挥、监督的职能,劳动者接受用人单位劳动纪律和规章制度的约束。双方确已形成了劳动权利和义务关系的,可以视为双方当事人具有事实上的劳动关系。

  “该案中,双方均确认蔡某工作时间自由,不接受公司考勤管理,且劳动报酬的发放时间和数额均无固定规律,即多飞多得、少飞少得,这些不符合劳动关系工资等额、连续的特征。”该案承办法官介绍,云某公司对蔡某也无相应的奖惩制度,且蔡某请假随意、工作自主性强,由此看出,蔡某与云某公司之间的关系不具备劳动关系从属性特征,双方应为劳务关系。最终,法院驳回蔡某全部诉讼请求。

  律师说法:劳动关系是隶属关系,劳务关系是平等关系

  对于“劳务关系”与“劳动关系”,“打工人”应该如何区分?又该如何保障自己的权益?为此,记者采访了海南昌宇律师事务所律师刘瑾。

  “两者的主体不同,劳动关系的一方必须是用人单位,另一方是劳动者个人。而劳务关系的主体更灵活,都可能是个人,或都可能是单位,也可能一方是单位,另一方是个人。”刘瑾介绍,在劳动关系中,双方是隶属关系,而劳务关系中,双方是平等关系,不存在管理与被管理。

  刘瑾表示,从报酬的支付方式上看,也能区别两者差异。劳动关系的报酬支付方式多为定期支付,具有规律性。而劳务关系多为一次性即时付清,或按阶段支付,没有一定的规律性。

  刘瑾分析指出,两者在法律上也有不同,劳动关系适用的是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而劳务关系适用的是民法典的相关规定。“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劳动关系中,用人单位要承担劳动风险,如工伤等。劳务关系中,一般由劳务方自行承担风险。”

  刘瑾提醒,虽然当前灵活的用工模式让许多自由劳动者获得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但不少公司也会利用“劳务关系”,规避缴纳社保等义务和责任,导致劳动者在权益受到侵害时维权困难。因此,劳动者在务工前务必擦亮眼睛,学会区分“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相关部门也要加强对灵活用工市场的监管,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陵水一动力伞飞行员与公司是劳务关系,起诉赔偿劳动报酬20万余元被法院驳回
~~~
万宁一小区开发商称防水维修施工方无资质拒付尾款,法院判决支付7.2万元欠款及利息~~~
~~~海口一旅行社在缔约合同过程中存在过错被判赔偿
~~~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政能量
   第003版:近距离
   第004版:身边案
劳务关系和劳动关系咋区分?
法律咨询
建筑施工资质 非维修合同必备条件
发出入职通知又取消录用
企业被拖欠的工程尾款有了着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