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5年06月27日 星期五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父亲的“常青树”

  ■陈铃铃

  父亲至今还骑着一辆青色掉漆、车头微倾的自行车。在县城街道上各类簇新的服装和拥挤的人群中,我总能一眼看到父亲那灰青、挺直的背影。我曾问父亲为什么不换一辆。他笑着说:“这车呀,跟人一样,其实也有个性,别看它旧,它其实很稳。新花虽然好看,但容易凋谢,我这‘常青树’已陪伴我快10年了。”

  这辆被父亲命名为“常青树”的自行车,从我读高中起就“跟随”父亲出入单位了。它刚被父亲骑回来时,远远地望着灰青又“瘦矮”。母亲小声抱怨道:“为什么不买一辆时兴的电动自行车,既省脚力,又气派和体面。”父亲却笑而不语。然而,父亲的自行车就像有一种魔力般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微妙的改变。

  每天早上出门上班前,父亲都会特意检查车架是否沾有泥垢,并且还会认真地擦拭一遍。骑自行车上班时,他总是穿着洗得特别干净的蓝中发青、膝盖处发灰的工作服,在满是鲜衣亮服的街上像清风一样掠过“鲜花绿草”。下班回家后,父亲再次擦拭车架,拂下车头的灰尘,思索的眉头随之舒展开来,步履也轻快了起来,像一股清流灌入了心田。父亲的自行车不用锁,放在家门口,青色的支架就像一棵笔挺的“常青树”,点缀着被母亲收拾干净的门廊。

  母亲也悄悄地被感染着。她把花样繁复的挎包换成了耐用简洁的布袋,饭菜多了许多健康青翠的素食,客厅里少了零零碎碎的摆设,多了几盆清雅的盆栽。

  父亲对他的“常青树”也有一种特殊的情怀。父亲跟我们谈起他的青年生活,他说当时的他鸡鸣时就得赶紧下床,快速喝完一碗稀粥,然后肩扛一袋米,走上个把小时,从乡里一步步赶到县上的中学读书。当时没有现在这样方便的交通工具,来回上学靠走路,往往双脚都要磨出豆粒般的水泡来。父亲是长子,放学回家的路上还得爬到山坡上割野草、拾柴火。“那时的路得用脚一步一步地丈量,粮食都是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父亲别有深意地说,“就像这辆自行车,可能在你们现在看来已经落伍了,但它简单、朴素、耐用、踏实。现在时代发展了,但你们要记住只有简朴实在的生活才能长久。”父亲并没有抱怨当时生活条件的艰苦,反而提醒我们不要忘了现在的好生活、好时代是在几代人艰苦奋斗与劳作中创造出来的。

  他的一席话让我醍醐灌顶。现在,每当我看到父亲依旧十年如一日地蹬着“常青树”上班,看到父亲灰青笔挺的背影,我内心总会油然而生一股敬意与感动。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
~~~(外二首)
~~~梁增权 作
~~~
~~~
~~~(外一首)
~~~(外一首)
~~~
~~~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政能量
   第003版:近距离
   第004版:身边案
   第005版:公告
   第006版:公告
   第007版:近距离
   第008版:港湾
也谈大隐隐于市
夏天
《南田春光》
绿满中庭枇杷树
父亲的“常青树”
梦想之光
诺日朗瀑布
烟火小吃街
幸福就像一杯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