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少华
茶楼灯暖焙香酡,忽忆垂竿钓海螺。
檐角风扶萱草影,灶前火映鲤鳞蓑。
春星数点娘亲鬓,溪色三重儿岁歌。
鼎沸乡心沉复起,一窗山月旧烟波。
赏析:《元宵侍母闲作》一诗,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情的意境,勾勒出一幅温馨而又略带乡愁的元宵佳节画面。字字珠玑,句句含情,让人在品味中感受到诗人对母亲的深深眷恋和对故乡的无尽思念。
首联“茶楼灯暖焙香酡,忽忆垂竿钓海螺”,以茶楼的温暖灯光和焙茶的香气开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温馨的氛围。诗人在这样温暖的茶楼中,忽然忆起昔日垂钓海螺的情景。这一瞬间的记忆跳跃,不仅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也暗示了他对往昔岁月的怀念。
颔联“檐角风扶萱草影,灶前火映鲤鳞蓑”,进一步描绘了乡村的宁静美景。檐角的风轻轻吹拂着萱草的影子,灶前的火光映照着穿着鲤鳞蓑衣的身影。这两句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将乡村的宁静与和谐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乡村生活的深深眷恋。
颈联“春星数点娘亲鬓,溪色三重儿岁歌”,是全诗的情感高潮。诗人以春星比喻母亲鬓角的白发,形象生动地表达了母亲岁月的沧桑和诗人的孝心。而“溪色三重儿岁歌”则是诗人对自己童年时光的深情回忆,溪水的三层颜色仿佛重叠着儿时的欢声笑语,让人感受到诗人对故乡和童年的深深怀念。
尾联“鼎沸乡心沉复起,一窗山月旧烟波”,以鼎沸的乡心起笔,表达了诗人内心对故乡的强烈思念。这种思念时而沉寂,时而涌起,如同潮水般难以平息。而“一窗山月旧烟波”则以山月和烟波为背景,将诗人的思绪引向远方,让人在品味中感受到一种淡淡的乡愁和无尽的思念。
整首诗以元宵佳节为背景,以侍母闲作为线索,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母亲的深深眷恋和对故乡的无尽思念。全诗语言生动、意境深远、引人深思,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