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陈敏)一男子以专门“放贷”获高收益为由,吸引他人“投资”,其实钱款全进了自己腰包,直到本金都被挥霍一空才东窗事发。近日,三亚市城郊人民法院以诈骗罪判处甄某涛有期徒刑3年,缓刑5年,并处罚金3万元。
2022年,楚某在抖音上结识甄某涛,后双方互加微信聊天。甄某涛谎称自己刚从部队退伍,目前在某公安局当警察,楚某信以为真。2024年1月3日,甄某涛谎称还贷款找楚某借1万元,楚某通过微信转账1万元给甄某涛。后甄某涛得知楚某想通过投资增加收益,便谎称其有门路“放贷”获得高收益。
稳赚不赔,让楚某心动了。在甄某涛“画大饼”下,楚某通过微信扫描二维码转账9万元给甄某涛。甄某涛让楚某把此前借的1万元与此次的9万元共10万元一并交给其用作“投资放贷”,并谎称每月让楚某拿到2000元收益,楚某信以为真。
得款后,甄某涛将上述款项全部用于日常生活开销。为获得楚某信任,甄某涛转账2000元给楚某,称该款项系楚某投资放贷的收益。就在楚某正等着发财时,突然发现之后每次向甄某涛询问每月收益时,甄某涛均以各种理由搪塞。2024年6月底,楚某无法联系甄某涛后报警。
2024年9月25日,公安民警将甄某涛抓获。2024年10月30日,甄某涛委托朋友向楚某退赔10.6万元,取得楚某的谅解。
三亚市城郊法院认为,甄某涛无视国家法律,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骗取他人钱款共计9.8万元,数额巨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应依法惩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