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
省政府如何支持和保障我省仲裁事业发展?省政府副秘书长郑勇表示,省政府将聚焦打造高水平的国际商事仲裁中心,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将优化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出入境便利、金融支持等各项仲裁发展的政策措施,持续促进我省仲裁事业高质量发展。同时,鼓励省内的仲裁机构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与当地司法机关、商事仲裁机构深化交流合作,持续打造国际商事纠纷解决的优选地。
企业如何在海南开展临时仲裁?省司法厅党委委员、副厅长臧爱存介绍,选择海南自由贸易港为仲裁地的,可以在海南自由贸易港进行临时仲裁,特别是在国际海事、工程建筑领域,选择临时仲裁可以明显降本增效;组成仲裁庭后,当事人可以约定临时仲裁程序适用的仲裁规则,当事人没有约定的,由仲裁庭自行制定具体仲裁程序或者确定适用的仲裁规则。仲裁协会也会发布临时仲裁规则,供各方当事人适用;在临时仲裁进行过程中,如果各方当事人无法就选择仲裁员达成一致,或者仲裁程序的进行需要庭审场地设施、仲裁秘书等方面的协助,可以向仲裁协会或海南国际仲裁院提出。
仲裁院受理仲裁案件11731件
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海南国际仲裁院是省委、省政府为适应海南自贸港建设而改制设立的国际商事仲裁机构,实现了决策机构、治理机制、仲裁规则、仲裁调解队伍、调解机制、执行机构“六个国际化”,机构改革和制度集成创新走在全国最前列,现有境内外仲裁员1367人,其中境外仲裁员占近1/3。改制以来,受理仲裁案件11731件,标的额289.2余亿元,仲裁裁决被法院撤销0件;受理商事调解案件220件,标的额16.55余亿元;受理涉外案件159件,标的额17.84亿元,当事人涉及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如何进一步推动海南自贸港国际商事仲裁的发展?省司法厅党委委员、海南国际仲裁院理事长王雪林表示,将加强对《规定》的学习、宣传和落实,发挥独特优势,促进自贸港国际商事仲裁事业发展,发挥引擎带动作用,高质量推进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建设。
司法部门如何打造友好型仲裁司法环境?省高院研究室主任李静云介绍,《规定》突破性地规定了“仲裁地”“临时仲裁”等概念,这是为我国仲裁法律制度对标国际进行的一次有益探索。因应《规定》带来的新变化,我省法院将进一步完善仲裁司法审查工作机制,提升仲裁司法审查案件质效,建立健全人民法院、司法行政机关、仲裁机构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等方面入手,致力于打造“仲裁友好型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