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杨晓晖)近日,琼海市公安局向社会公布2起电信网络诈骗典型案例。
今年4月,琼海郝女士在网上认识了一名男子。在聊天过程中,对方称自己在某某App(实为诈骗分子制作的虚假软件)投资赚钱,并称在这个App上投资稳赚不赔,问郝女士要不要一起投资赚钱,郝女士看到投资收益很高就同意了。在该男子的引导下,郝女士下载了App并注册账户。随后,该App客服联系郝女士,一步步诱导其“充值投资”,其根据“投资指导”向对方提供的银行账户转账5000元。转账成功后,郝女士在该App上看到账户里的余额变多了,就一笔又一笔地“充值投资”,共计转账13万余元。直到郝女士要提现时,却发现无法提现,这才意识到被骗。
2024年5月,琼海沈女士接到一通视频电话,对方自称是某音客服(实为诈骗分子假冒),称沈女士的某音平台里开通的某音安全支付“百万保障”服务已到期,如果不及时关闭后期会自动扣费。这时,沈女士打开自己的某音查看,发现某音账户确实有开通安全支付“百万保障”服务,便相信了对方的话,表示需要关闭。对方让沈女士在视频上点击共享屏幕,并查看名下银行账户余额,沈女士便按照对方指示操作。接着,对方称需要沈女士将名下银行账户里的资金转入“安全账户”,关闭“百万保障”服务后这笔钱会原路返回,不然操作的时候会把钱扣走。在对方的诱导下,沈女士将7.8万余元转进对方提供的银行账户,随后对方称已经关闭“百万保障”服务,10分钟后这笔钱就会原路返回。大约30分钟后,沈女士发现该笔资金并没有返回,这才意识到被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