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
了解到该馆部分作品尚未申请外观设计专利,徐文峥向参展商介绍了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并讲解外观设计专利作用及申请流程,引导参展商向法律服务团寻求现场公证服务。
相比往届消博会,今年省知识产权局首次引入专利、商标受理团队,参展商可就近申请有关知识产权,就近咨询相关问题。
“我们不断提高展会知识产权保护能力,以优质的知识产权服务护航消博会顺利举办。”李伟介绍,本届消博会,我省协调国家知识产权局派出专利、商标执法专家驻场指导,邀请精通国外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专家及专利商标事务所代理人、律师、公证机构加入现场工作团队,打造“最强团队”现场办公,及时为展商解决疑难问题。
同时,省知识产权局协调多部门整合版权、商标、专利、地理标志职能,通过一体化消博会知识产权保护快速维权工作机制,确保做到第一时间受理投诉、第一时间到达展台取证、第一时间引导纠纷当事人现场调解、裁决。
展会后,省知识产权局将全面汇总梳理展会期间知识产权投诉、纠纷处理情况,对本届消博会专利、商标、版权等纠纷的数据、特点等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总结展会知识产权服务保障工作经验,同时对展会期间涉嫌侵权的案件线索,从快从严依法移交省内外有关部门处理。
“区块链+公证”技术
提升综合执法效能
省公证协会副会长、三亚凤凰公证处主任徐春雷是第四年参与消博会的法律服务保障工作。在他看来,展会持续时间短,展会知识产权证据固定难、保全难等问题难以避免,而区块链技术、公证与知识产权的有机融合,无疑大大提升了消博会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监管和服务能力。
“引进‘区块链+公证’技术后,如发现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线索,执法人员可仅通过手机快速固定、锁定证据,即可轻松完成相关的现场处置工作,比往年更加智能、规范、高效。”徐春雷介绍,以区块链技术赋能取证、固证、公证一体化流程,有效解决电子数据取证固证难题。
据了解,目前我省加大“区块链+公证”在消博会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应用力度,将区块链技术、公证与知识产权有机融合,以区块链技术的防丢失、防篡改、可追溯等特性与公证的国家证明力为上链数据的可靠性背书,全面为消博会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了“技术上防篡改,法律上可证实”的安全、高效、便捷知识产权监管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