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麦文耀)3月28日,记者从海口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获悉,近期,海口市电信网络诈骗警情趋势有所下降,案件高发类型主要以刷单返利、虚假服务、虚假购物三大类为主。同时,该中心还发布3起电诈案例,提醒市民群众提高警惕,以防被骗。
以退学费为由诈骗8千元
3月18日,海口市民苏某在家中接到一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启牛学堂”在职教育机构负责人,称其2023年8月初在网上报名该平台课程,因国家政策,现清退“启牛学堂”的学费。苏某信以为真。接着对方引导其添加一QQ号码,并告诉其“启牛学堂”办理退费需要通过第三方平台购买基金后才能退学费。
随后,对方给苏某发送一“淳厚联办”App安装包,让其下载安装,操作购买基金。苏某按照对方的指示,向指定的银行账户转账,同时操作购买“基金”,转账后对方仍以各种理由让其继续转账,苏某遂意识到被骗,共计被骗金额8000元。
警方提醒,骗子通过非法手段获取培训机构用户信息,获取信任后,以“购买理财产品获利返还学费”“充值返利”“做任务”等理由,引导受害人向对方指定账户转账,从而实施诈骗。
红包返利诈骗6千余元
3月18日,海口市民陈某在家中刷抖音时,在直播间里看到关于如何开通橱窗卖货的课程。其点击直播间里的链接,购买399元的“星洋老师原创实拍课”。过后,“导师”通过抖音视频来电,让陈某下载钉钉会议,双方在钉钉中添加好友后,对方让其到应用市场搜索ToDesk下载,并让其打开支付宝发送口令红包,称发送红包后会有返利。
陈某按照对方要求操作发送了两个口令红包,接着对方又诱导其打开微信查看钱包余额。因“ToDesk”在远程操控其的手机,其察觉不对劲,并中断抖音视频通话,过后再也无法联系对方,陈某遂意识到被骗,共计被骗金额6139元。
警方提醒,切勿扫描、点击陌生人发送的二维码或网址链接,谨防上当受骗。
此外,兼职刷单、先充值转账做任务后返利的都是诈骗。电信诈骗手段多样,切勿贪小便宜吃大亏。
虚假贷款诈骗1.5万元
3月19日,海口市民王某收到一则贷款短信,短信中内附一链接,其点击该虚假链接下载一款名为“360借条”App。其注册后联系App客服进行申贷,并按照对方要求,提供个人信息,对方谎称贷款已审批,钱款已汇到其“360借条”App的账户上,但因其银行卡号输入错误,造成提现失败,导致App上的账户被冻结,需要转账贷款等同的金额才能解冻。王某根据对方要求,向指定账户转账多次后仍无法解冻,遂意识到被骗,共计被骗金额1.5万元。
警方提醒,办理贷款一定要到正规的金融机构办理。在放款前须缴纳“手续费”“保险费”“解冻费”等名义要求转款刷流水、验证还款能力的,都是诈骗。请勿点击陌生链接,更不要泄露个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