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法治时报全媒体记者连蒙)11月11日,由海南省消防救援总队组织的“魅力自贸港,消防安全行”媒体集中采访活动正式启动。首站采访中,采访团深入海口市,聚焦电动自行车全链条整治工作,实地走访住宅小区、销售门店和电池健康评估企业,全方位了解电动自行车从生产销售、使用管理到报废回收各环节的消防安全治理成效。
采访团来到海口美兰区豪庭北苑一区,考察住宅小区电动自行车安全停放管理情况。
海口市消防救援支队防火监督处九级中职苏辰雅介绍,该小区展示了居民在使用环节如何实现电动自行车安全停放,既体现了物业提供的符合消防安全环境的场所,也反映了居民自身的消防安全意识。
“通过各部门共同努力,全市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已逐步规范化。”苏辰雅表示,这一环节是电动自行车全链条治理中的重要一环,直接关系到广大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海口雅迪东湖门店,采访团了解电动自行车在生产、销售及打击非法改装方面取得的成效。门店内张贴着正负面清单,明确禁止电动自行车非法改装行为。
据了解,自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9月1日起实施后,所有旧国标电动自行车已逐步下架,替换为新国标车型。随着新国标电动自行车的普及,车辆本质安全将得到质的飞跃。
省电动自行车协会执行会长谢振业透露,目前全省有1854家电动自行车销售门店参与以旧换新活动,置换量超过22万辆。
采访团来到海南省一家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电动自行车锂离子电池健康评估网点。记者在现场看到,检测人员正在依次对电池外观、标签标识、内阻、电压、容量5项关键指标进行专业检测。
该公司负责人介绍,他们提供锂电池健康评估服务,为市民使用超过5年或使用中发现问题的电池提供免费检测。
“通过系统检测,可以告知车主电池的实际状况。”该公司负责人表示,这一便民措施可帮助车主科学判断电池状况,合理决定是否更换电池,从源头消除安全隐患。
省消防救援总队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媒体集中采访活动通过实地走访,全面展示了海口市在电动自行车全链条整治中的创新举措和显著成效,为推进全省消防安全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有益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