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法治时报全媒体记者何海东 通讯员沈则君 陈飞)近日,海口市美兰区法院法官通过耐心调解与释法,促使被执行人当场履行义务,化解了双方矛盾,有力维护了司法权威与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
据了解,该案源于一起名誉权纠纷。该案中,因申请执行人何某欠付被执行人赵某债务导致双方发生矛盾,赵某言辞不当,虽事起有因,但赵某已通过另诉主张权利,并无必要逞口舌之快,故赵某的行为存在过错。美兰法院判令赵某以书面形式向何某道歉,并在公共场合宣读。判决生效后,赵某一直拖延履行。何某遂向美兰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美兰法院经综合研判认为,该案的执行标的并非简单的金钱给付,而是具有人身属性的“行为”——公开赔礼道歉。这类行为执行的核心在于化解当事人之间的心结,促使被执行人从内心认识到错误并主动履行,而非单纯依靠强制力。为此,执行法官多次与赵某沟通,从法理、情理、事理的角度出发,释法说理,同时引导其换位思考,理解不当言论对何某造成的伤害,并组织双方当事人来法院当场和解。赵某当场向何某宣读了道歉信,态度诚恳,并表示已深刻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双方握手言和。至此,这起行为执行案件得以顺利执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