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法治时报全媒体记者舒耀剑 通讯员巩英超)网络空间绝非法外之地。一对母女在抖音平台公然发布侮辱视频,诬陷昔日好友“不检点离婚”“被包养”,近日,文昌市人民法院一纸判决,以法律威严守护公民名誉权。
据了解,2023年1月,陈静(化名)发现她的照片竟被人擅自挪用至抖音平台上,并被冠以“因不检点离婚”“骗吃骗喝”“被包养”等侮辱性词句。陈静细看发现这些内容是王小(化名)在其拥有400余粉丝的抖音账号上发布的,而王小的母亲则在评论区火上浇油,发表嘲讽陈静的评论。
围观、转发、嘲笑、揣测……陈静平稳的生活被摧毁,陷入焦虑及失眠的状态,后被医院诊断存在明显焦虑、抑郁症状及严重睡眠障碍。于是,陈静将王小母女告上文昌法院,要求其公开道歉、赔偿精神抚慰金1万元及交通费300元。
法庭经审理认为,王小母女在抖音账号发布有明显指向性,且带有明显侮辱诋毁内容,并配有陈静图像视频,发表相关侮辱性评论,坐实了对陈静的侮辱行为;这些无中生有的诽谤内容被广泛传播,无疑拉低了陈静的社会评价,并造成了陈静严重的实际精神痛苦;法律赋予的公民名誉权不容践踏,二名被告以侮辱、诽谤方式公然损害他人名誉,侵权事实清楚,法律责任明确。
最终,法院判决王小母女分别在其抖音首页置顶经审定的致歉视频,为陈静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同时要求二人共同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1万元,赔偿交通费3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