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静怡 王北 何海东
4月23日晚,海口和平南辖区内,海口市公安局美兰分局和平南派出所连续处置手机卡失窃、买家“跑单”等警情,为市民财产安全筑起“防火墙”。
紧急停卡
高效预防电信网络诈骗
在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手段不断翻新的背景下,手机卡正成为犯罪分子的“猎物”。
当天20时,市民李女士到所报案,称她的孩子下午骑车至羽毛球馆,将装有手机的挎包留在电动车储物格内便进学校上课了,放学后却发现手机内的SIM卡不翼而飞。
李女士感到不解:“手机、包包、车全都完好无损,不知道为什么小偷只偷了手机卡,这个卡很值钱吗?”
办案民警陈业葵注意到,被盗卡槽留有细微撬痕。“这说明嫌疑人具备专业作案工具,且清楚知晓当前电话卡实名制管理的漏洞。”他分析。
“先调取场馆周边的监控点位。”辅警何书法查看后发现,嫌疑人是一年轻男性,但因全程背对镜头未能锁定面容。
民警随即进行查询了解,确认李女士名下其他卡无异常,便指引她到立即到运营商处办理停卡业务。
陈业葵特别要求李女士留存报案回执。“这是证明非本人办理业务的重要凭证。”他反复强调。
21时,与李女士同住一个小区的梁女士听闻此事后,发现自家孩子当天在相同时间、地点也被偷走了手机卡,便带女儿来到派出所报案,但该手机卡被盗已超过3小时,其间已产生异常。
“立即联合市反诈中心启动警企联动绿色通道。”所长钟民崇介绍,通过运营商后台数据追踪,发现该号码涉及1起未遂诈骗案件。民警在接警后30分钟内完成全渠道停卡,同步将线索移交刑侦部门。
记者在办案区看到,针对此类新型犯罪,警方专门设置了核验流程:既核验当事人的身份信息,又核查被盗号码的关联账户。
“我们的止付系统已与银行等支付机构进行实时对接,当发现涉案号码存在异常交易时,可直接触发止付,较传统处置效率大幅提升。”钟民崇表示。
“每分钟都在赛跑,好在警方及时提醒和阻止,否则犯罪分子不知道要非法获利多少了!”梁女士感叹。
处理完该起警情已是22时。陈业葵送梁女士和其女儿走出派出所,提醒道:“孩子,以后停放电动车时要避免将手机放在能被别人看到的位置。家长也要注意开启手机的‘锁卡保护’功能,如果发现异常要立即拨打96110反诈专线或是110,寻求警方帮助。”
据统计,和平南派出所依托协作平台,今年已快速处置类似案件5起,累计拦截涉案资金7万余元。
“车巡+人巡”
警情同比下降12%
22时30分,夜色更浓,蓝红警灯在街巷间亮起。在“车巡+人巡”的立体防控行动中,和平南派出所民警在出警现场与巡逻路上编织出“平安守护网”。
“警察同志,有人买了烟没付款就跑了!”和平南路一报刊亭老板何女士急促的声音从听筒传来。
5分钟后,记者随民警抵达现场,看到何女士指着手机支付界面,焦急地说:“这人下午买了2包红梅烟,扫码没输密码就走了,钱到现在都没到账!”
“查看一下附近商铺的监控。”民警符红峰及辅警何书法随即查看周边几家小卖部及饭店的监控录像。
“监控追踪他走进了这条小巷。”民警调取了相关录像传回所里进一步侦办。
“这两包烟价值不算高,也要这样追踪吗?”面对记者的疑问,符红峰说:“涉及群众利益的,我们都会去侦办。如果确实无法追回,我们会提醒市民多多加强注意,避免此类事情再发生。”看似琐碎的警情,实则每个细节都关乎群众安全感。
处置完这起警情,巡逻组并未收队。记者随警车转入背街小巷,在一超市门口,符红峰特意下车检查门锁:“王老板,您这U型锁得换成双舌结构的。”
超市店主笑着答:“谢谢提醒,明天就换!”
在某旅店前台,辅警胡兴喜提醒:“所有入住人员必须通过二代身份证读卡器核验,确保‘人证一致、一客一登记’,实时上传信息至公安管理系统。若有未成年人来住店,必须立即联系其监护人确认,若无法提供有效监护证明,请第一时间拨打派出所24小时联防专线。”
这样的场景每晚都在上演。和平南派出所实行“三见警”勤务模式:重点时段见警车、复杂区域见警灯、核心路段见警察。
“防控要跑在发案前。”钟民崇介绍,自推行“车巡+人巡”机制以来,辖区内警情同比下降12%。
23时30分,当巡逻车再次驶过报刊亭,何女士特意送来冰镇矿泉水。
“不用啦,你赶紧回去,夜深了,要守好你的小店。”民警谢过何女士后,警车又隐入夜色中——居民已收拾好一天的疲惫准备进入梦乡,而派出所的平安守护不打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