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麦文耀 赵世馨)为切实解决偏远地区群众诉讼难题,近日,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法院金江法庭将巡回审判庭审现场开进大山深处,让村民在家门口感受到司法的高效与温度。
“因为两起案件的当事人都居住在呀诺达景区周边的黎族村寨,所以我们主动把庭审现场搬到了呀诺达巡回法庭。”承办法官表示,通过“家门口开庭”实现矛盾纠纷就地化解,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司法服务零距离”。
吉某与黄某婚后因务工,4年时间都处于异地分居状态,导致夫妻感情淡漠。吉某希望通过法院提起诉讼离婚,结束这段夫妻关系。金江法庭法官了解案情后,查明双方确实不存在维持婚姻的可能性,且反复核实确定两人没有共同财产和债权。
于是,法官组织双方当事人到巡回法庭现场进行面对面调解。一开始黄某对抗情绪激烈,坚决不同意离婚,法官站在婚姻家庭的角度,劝解黄某综合考虑现实情况,引导其换位思考。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双方当场达成离婚协议,仅用40分钟就完成了这场诉讼离婚的全部流程。
在另一起离婚案件中,董某和许某对离婚达成一致意见,但在子女抚养问题上却产生了不小的分歧。董某虽同意离婚,但表示孩子必须由他抚养,认为孩子从小跟他在雨林村寨生活,就读的学校也在附近,由他抚养更有利于小孩成长。
面对董某如此坚决的态度,许某依然表示想争取孩子的抚养权。后来法官通过核实确定董某所说情况都属实,于是从子女成长、家庭责任等角度耐心劝导许某,并引入“儿童利益评估清单”,充分考虑孩子就学、生活环境稳定,最终以“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促成调解。许某主动放弃抚养权,双方约定节假日可接孩子共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