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覃创源 董林 通讯员 曾群飞 刘晓龙
“破案非常快,长得非常帅!”这面内容颇有喜感的锦旗,是群众仲先生在收到民警帮忙追回的4.58万元被诈骗款后,送到省公安厅反走私和海岸管理总队第六支队的。字里行间,满是仲先生在钱款失而复得后的欣喜和对海岸警察反诈工作的肯定。
记者了解到,省公安厅反走私和海岸管理总队第六支队成立新侦专班,围绕“重案攻坚、追赃挽损、整合资源”开展反诈等工作,去年以来共为群众追赃挽损49万余元。
为群众追赃挽损49万余元
2024年11月,仲先生在某App上花费2980元报名学习炒股。仲先生中途放弃了学习炒股的想法后申请退费,但未能办理成功。当年12月6日,仲先生接到了一个陌生电话号码,对方自称是该App工作人员,表示可以帮其办理退费,让仲先生下载安装另一款App软件(实为诈骗软件),购买所谓的“国库券”,一步步诱导仲先生陷入诈骗泥潭。
“他们告诉我退费学员较多,可以先领取50元补贴”,仲先生告诉警方,诈骗分子首先通过“50元补贴”减轻了他的防备,随后又引导他在诈骗软件充值了500元购买“国库券”。没过多久,该软件显示已盈利,账户余额变为600元。经过一番复杂操作,仲先生将这600元成功提现,这进一步获取了仲先生的信任。
此后,通过诈骗软件上的虚假“国库券”盈利情况,诈骗分子引导仲先生不断充值和提现,提现过程中又频频告知他因操作错误导致资金被冻结,需要继续转入资金才能解冻提现。通过精心设计的圈套,诈骗分子先后通过手机号充值、扫码支付、转账等方式,诈骗仲先生9万余元。
2024年12月10日,察觉到不对劲的仲先生选择报警求助。接警后,第六支队所属海岸派出所民警快速响应,根据仲先生提供的转账记录、截图等线索寻线追踪,在后续工作中及时追回4.58万元被骗钱款,并返还仲先生。收到钱款后,仲先生不断向办案民警道谢。
“电诈案件的追赃难度很大,部分赃款甚至已转移至境外,极难追回。”省公安厅反走私和海岸管理总队第六支队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24年7月,该支队专门成立由2名专职警力和N名轮训民警组成的“2+N”新侦专班,围绕“重案攻坚、追赃挽损、整合资源”开展反诈等工作。自专班成立以来,已为辖区群众追赃挽损49万余元,打击治理电信网络犯罪取得明显成效。
强化“候鸟”群体反诈宣传
仲先生被骗的资金能追回,并不是偶然和个例。今年2月,该支队先后帮助3名群众追回被骗资金,共计10万余元;3月,帮助来琼的“候鸟”群众冯女士追回被骗资金3万元;4月,帮助遭遇诈骗的东方市感城镇黄先生和来自河北的穆女士分别止付冻结涉诈资金6万余元、20万元……
4月10日,群众程先生报警称被骗8万元,第六支队棋子湾海岸派出所接警后,当班民警迅速进行止付,并积极与昌江黎族自治县公安局反诈中心联动,联系协调安徽、辽宁警方为群众追回钱款。截至4月17日,警方共帮助程先生追回被骗资金6.6万余元,切实守护好群众的“钱袋子”。
为了进一步提高群众的反诈防骗意识,该支队新侦专班扎实推动所属海岸派出所做好主动警务、预防警务,根据电诈案件在“候鸟”群体中易发高发多发的特点,联合驻地公安局在“候鸟”群体聚集的东方市海东方小区、边贸城、感城镇农贸市场等地开展反诈宣传。
“机票订好了,却突然接到电话短信说航班延误或取消,对方还准确地报出了你的身份信息,这很可能是陷阱!”民警结合常见的典型案例,向群众开展拉家常式宣传,有针对性地向“候鸟”群体讲解常见电诈手法和防骗知识。通过设置反诈宣传阵地、联合“候鸟”小区物业建立工作交流群、与派出所社区民警结成“一对一”工作对子等多种途径,重点揭露“自动扣费”“机票退改”“投资理财”等高发的老年人诈骗。今年以来,共开展线上线下反诈宣传137场次,取得良好效果。
此外,该支队还重点关注“候鸟”聚集的区域,进一步细化资金预警劝阻工作,一旦发现潜在受骗者,立即开展见面劝阻,按下诈骗“停止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