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敏 麦文耀 覃创源
1月14日,在海南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回顾2024年工作时指出,去年我省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打击治理私彩赌博等违法犯罪,社会治安状况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省人大代表们为反诈显著成效喝彩,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提建议、出实招、谋良策。
固定话术、手法简单、花样不断翻新……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频发,已成为威胁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与社会稳定发展的毒瘤。如何有效惩治和预防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营造“天下无诈”的清朗空间,也是今年省人大代表关注的热点话题。
利用社会化资源提升全民反诈能力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手段不断翻新,包括刷单返利、虚假投资理财、虚假购物服务、冒充电商物流客服、虚假征信诈骗等,花样层出不穷,更具有欺骗性。
“明明没有买保险,却被告知不仅买了保险还需要交几万元的费用,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可要提高警惕了,这可能是诈骗团伙设下的骗局。”省人大代表、万宁市公安局旅游与环境资源警察大队教导员、三级警长刘文文说,有些人虽然明知自己没有买过保险,但在对方的诱导下,稀里糊涂地按照对方的引导进行操作,最终被骗走钱财。
如何防范被骗?刘文文表示,当注册使用微信支付、支付宝时,将自动免费开启“百万保障”,此保障为APP自带安全设置,无须支付任何费用。“当接到所谓客服的电话,请一定提高警惕,不要轻信,有任何疑问可以向官方平台核实,或者咨询反诈专线96110。”刘文文提醒,接到陌生来电,无论以何种理由,只要提到关闭微信、支付宝“百万保障”设置的,就是诈骗。
刘文文建议,坚持预防为先,统筹利用各种社会化资源,提升全民反诈能力,强化重点群体精准防范。加强专业化建设,围绕信息链、资金链、技术链、人员链等关键环节整治。
严查个人信息泄露及倒卖源头
省人大代表、海南橡胶集团金鸡岭分公司党委副书记陈萍坦言,自己也曾接到过电信诈骗分子的电话,好在反应及时,才避免了被骗。
“那段时间我家人正在住院,当天就有电话打进来,让我办理‘医保退费’。骗子十分专业,完全不给我说话的机会,一直让我点击‘客服’发来的链接办理退费业务。”陈萍称她当时有些疑惑,家人刚住院没多久,“医保退费”的电话就打来了,为何骗子能这么精准获知信息?极大可能是个人信息泄露了。
在陈萍看来,个人信息泄露成为诈骗成功实施的关键因素。她表示,信息时代公众对互联网的依赖性愈加深刻,个人信息安全问题也日益受到广泛关注,不法分子在精准掌握用户个人信息后,能编造出迷惑性更强的诈骗场景,才得以对公众实施欺诈。
陈萍认为,目前打击的重点放在了电信诈骗团伙上,这种打击虽然能够发挥强大的打击威慑效果,但是这种事后性的打击,往往难以挽回受害人的损失。因此,在保持高压打击势头的情况下,如何从源头堵住个人隐私信息的泄露已经成为重中之重。
“要严查个人信息泄露及倒卖的源头,加强对‘个人信息数据’运营单位的监管,追查信息泄露责任……还要加强公安、金融、电信、司法等多部门参与,统筹协作,从推进电信卡、银行卡实名制管理、规范身份证件使用管理等多方面系统考虑。”陈萍说,此外,还应增强全民反诈意识,提升群众对电信网络诈骗的“免疫力”,守好“钱袋子”。
大力营造校园反诈良好氛围
近年来,电信诈骗案件层出不穷,其中不乏未成年人成为帮凶。
“在校学生和未成年人由于社会阅历浅、法治观念薄弱,容易被诈骗分子拉拢、利诱。”省人大代表、澄迈县工商联专职副主席褚昕恬介绍,这并非单纯的违法行为,而是社会、家庭、个人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
由于关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褚昕恬了解到学生被裹挟参与“两卡”犯罪情况较为突出。“未成年人具有心智发育不成熟、识别风险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弱等特点,很容易被裹挟参与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甚至在不知不觉中成了诈骗团伙的‘工具人’。”
褚昕恬建议,法治副校长要与学校加强沟通协作,结合发案情况,持续深入开展校园反诈宣传,让学生们深入了解“帮信罪”的表现形式、涉案特点及严重危害,增强法治意识,避免成为犯罪帮凶。
省人大代表、儋州市第三中学党政办副主任李坤眉认为,反诈教育,预防为先,应将反诈教育巧妙融入各学科教学中,让学生能够在日常学习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反诈知识。
“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新型网络诈骗案件层出不穷,不少学生虽接受过反诈教育,但依然难逃骗局。”采访中,李坤眉表示,更新普法的内容和方式迫在眉睫,新鲜生动的普法内容能让学生对反诈知识入脑入心。
李坤眉表示,当下,热门影视剧和情景剧为反诈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可以选取其中涉及电信诈骗的精彩情节片段在课堂上播放,通过揭示诈骗分子如何精心布局、实施诈骗伎俩,以及警方如何抽丝剥茧侦破案件,让学生身临其境接受教育。
“这种方式相较于传统的说教,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反诈知识。”在李坤眉看来,游戏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如果将反诈知识融入游戏中,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通过“沉浸式”体验学习,让反诈知识真正入脑入心。
此外,李坤眉建议,学校可以增设“反诈老师”岗位,由具有丰富法律知识、安全管理经验或曾经成功处理过学生电信诈骗的教师担任“反诈老师”,专门负责制订学校反诈教育计划,组织开展各类反诈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反诈知识培训。同时,“反诈老师”还可以与当地公安机关保持密切联系,及时获取最新的电信诈骗动态和防范措施,为学校的反诈教育提供专业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