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晓晖
近年来,冒用他人身份信息办理就医的事件屡见不鲜。有的是为了使用他人医保卡报销,有的是因为隐私性特殊疾病特意隐瞒自己身份,还有的是为了使用他人的医疗保险等。但无论是出于何种目的,冒用他人身份信息背后都存在很大的问题和隐患。近日,琼海市人民法院依法审理了一起亲子关系纠纷案件。
案情:女子违规借用他人身份证入院生产
张婕是一名离异的单亲妈妈。怀上小贤时,张婕正处于离婚状态。考虑到小贤出生以后的入户问题,张婕情急之下,就借了好友钟丽丽的身份证入院生产。
2009年8月17日,小贤出生。出生证上,小贤的父亲叫吴艺,母亲叫钟丽丽。
虽说小贤入的户口是吴艺、钟丽丽夫妇家,但小贤一直随生母张婕生活成长。目前,小贤也随着生母张婕就读于琼海市某中学。
为了兼顾孩子的学业和成长,张婕将吴艺、钟丽丽夫妇起诉至法院,请求法院变更小贤的抚养权到张婕的名下。
吴艺、钟丽丽夫妇表示,小贤确实是原告张婕所生的孩子,夫妻两人与小贤并没有关系,只是借用了身份。
为了证实自己与小贤的血缘关系,2021年8月23日,张婕委托海南医学院法医鉴定中心进行检验。2021年9月25日,海南医学院法医鉴定中心出具《司法鉴定意见书》,载明“依据现有资料和DNA分析结果,支持张婕是小贤的生物学母亲”。
为此,琼海法院依法作出判决,确认张婕与小贤之间存在亲子关系。
律师说法:冒用他人身份证和出借身份证均属违法行为
虽然张婕与小贤确认了法律意义上的母子关系,但借用他人身份证生孩子违法吗?是否需要承担法律后果?为此,记者咨询了海南昌宇律师事务所律师刘瑾。刘瑾表示,使用他人身份证的行为,涉嫌冒用他人身份证,属于违法行为,会受到行政处罚。
刘瑾介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规定,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证或者使用骗领的居民身份证的,公安机关可对当事人处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或者处10日以下拘留。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那么,把身份证提供给他人入院生产的借证者钟丽丽,需要负法律责任吗?
“同样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刘瑾表示,借证者要承担出借身份证的行政责任。如果给他人造成损失,也要承担赔偿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对于违规使用他人身份证入院生产的行为,医疗机构是否应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刘瑾表示,医院并不具备专业的身份识别手段和措施,但患者就医时,医院应尽核实患者身份等注意义务。同时,医务人员应提高责任心,认真核实、反复确认患者身份信息,避免信息错误等情况发生。
刘瑾提醒,当前,住院患者个人信息错误是医疗质量管理中的难点。可能会产生侵害被冒用者的姓名权、患者本人医保费用不能报销、伤残鉴定、工伤认定不能正常进行等一系列问题,一旦处理不好,就会发生各类纠纷。医疗机构若处理不及时,应该承担相应的损害赔偿责任。因此,患者身份信息核实的问题一定要引医疗机构的重视。
(文中人物除律师名字,其他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