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陈敏 通讯员文国琼)12月27日,记者从海口破产法庭成立两周年暨破产审判白皮书新闻发布会获悉,自2022年12月1日至2023年11月30日,海口破产法庭受理破产、强制清算类案件共计407件,清退僵尸企业160余家,清理债务74亿余元,盘活资产69.6亿元。
会上,海口破产法庭向社会公众发布了2022年12月至2023年11月期间的《海南省海口市中级人民法院破产审判白皮书》和十大典型案例。
白皮书载明,自2022年12月1日至2023年11月30日,海口破产法庭受理破产、强制清算类案件共计407件,含破产申请审查81件、破产清算102件、破产重整3件、强制清算申请审查85件及强制清算136件;结案共计207件,清退僵尸企业160余家,清理债务74亿余元,盘活资产69.6亿元。
白皮书梳理回顾了近一年来海口中院破产案件基本情况及主要特点,即收结案持续增长、破产类案件占比增高、案件审理效率稳步提升、债务人以中小型民营企业为主、强制清算案件以“僵尸企业”出清为主、“执转破”案件大幅增加。
白皮书还指出,2023年,海口破产法庭破产审判工作取得新突破:3家企业进入破产重整程序,1家企业正在预重整,积极促使10家企业与债权人达成和解;通过网拍方式处置破产财产,成交总额达2亿余元,溢价共计7000多万元;全面推进“执转破”工作,执行移送破产审查案件比去年增长150%;出台《海口市中级人民法院中小微企业快速重整工作办法(试行)》,积极构建中小微企业破产案件快速审理机制,助力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持续优化海口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