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3年10月11日 星期三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疆旅行随记

  ■李白平

  (一)

  18日下午5点,我们乘飞机从海口起飞经停南昌,于凌晨一点半许到达乌鲁木齐,入住昆仑宾馆八楼。

  昆仑宾馆位于乌鲁木齐市友谊北路,于1958年建成,楼高八层,是当时新疆楼层最高、服务设施最好的宾馆,是乌鲁木齐的标志性建筑,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八楼”。

  我们在乌鲁木齐休息一天后,20日早上前往喀纳斯景区。途经一牧区时,一首悠扬的歌曲《冰山上的来客》迎面扑来。受这首歌曲的影响,大家便来到一牧民家中吃早餐。主人很热情,早餐很丰盛,有鸡蛋、烤馕、油果、奶茶等。大家对牧民家的食物很好奇,吃得也很开心,其中一个同行的朋友吃了6个油果还意犹未尽。

  中午12点,我们到达喀纳斯风景区,沿途经过卧龙湾、月亮湾和神仙湾,在喀纳斯湖旁边的酒店入住。

  当晚,大家在当地少数民族乐队的伴奏下,载歌载舞,不约而同地唱起了民歌《我们新疆好地方》。

  (二)

  21日上午近8点,我们起来时,天空微亮。

  睁开眼睛的那一刻,我们就被喀纳斯的景色深深吸引住了:喀纳斯的绿水青山,仿佛在晨曦中苏醒。漫步喀纳斯湖栈道,只见雾气蒙蒙,云雾缭绕,远处的雪山忽隐忽现,宛如仙境,美丽而神秘。虽有阵阵凉意,但清新的空气和所含的负氧离子堪比海南的五指山和尖峰岭,让人顿时神清气爽。

  早餐后,我们乘车来到喀纳斯风景区的半山腰,期待着能有意外的惊喜。沿着1068级木质阶梯而上,到达顶峰“观鱼台”。俯瞰喀纳斯湖,湖光山色尽收眼底,山水交融,如诗如画,美不胜收。喀纳斯没有辜负大家的期待,让我们领略了大自然的杰作和仙境般美妙的画卷。

  下山后,我们乘车直奔喀纳斯湖,坐上游艇,在湖面上遨游,使人心旷神怡。湖面上阵阵凉风拂面而来,深绿色的湖水和蓝天白云交相辉映。湖边山上的雪杉、落叶松等树林郁郁葱葱,倒映在湖面上,让人感觉山在水中,水在画中,能放下一切,尽情地享受大自然的美好。

  (三)

  22日早晨6点半,我们离开喀纳斯前往阿勒泰。一上公路,只见两只老鹰在晨曦中腾空而起,飞向天空,似乎在欢送我们。公路的远处,喀纳斯的山和水,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显现出一种别样的美。

  在前往那拉提的公路两旁,长满了高大、挺拔的白杨树。我问导游何故?导游说这是兵团人的精神。当年,兵团人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来到新疆,戍边屯垦,改造土地,种地植树,因而群众对兵团人心存感激。

  不知不觉,已是晚上10点。天空突然下起了冰雹和大雨。我们一边笑称自己是“贵人出门雨水多”,一边叮嘱司机慢点开车,注意安全。好在司机经验丰富,车技也很好,驾驶客车冒着大雨前行,于晚上11点平安到达目的地。

  按照旅游行程的安排,23日上午10点,我们爬到那拉提草原的空中草原。只见莽莽草原一望无际,就像一块巨大无比的绿色地毯铺在大地上。蓝天、白云和绿色的草原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绝妙绝伦的画卷。在蓝天白云下,雪莲山依稀可见,远处的毡房就像朵朵白云镶嵌在草原上。牛羊在太阳的照射下,在草原上悠闲地吃着草,相互之间是那样的和谐,呈现出美丽无比的“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画面。暖风吹来,我们身上也感到暖暖的,除了感受到草原的美丽以外,更感受到了草原的温暖和大自然的和谐。

  在那拉提草原的旅游行程快结束时,导游特意安排我们到哈萨克族的毡房吃晚餐。毡房很大,里面铺着地毯,墙上是各式精美图案的羊毛挂毯。晚餐有羊肉、牛肉,奶茶、马奶酒,还有烤包子、烤馕和油果。哈萨克族的青年男女为我们献歌,向我们敬酒,让我们感受到了哈萨克族群众的热情好客。

  (四)

  带着对火焰山的好奇,来自海南的我们都身着夏装,准备接受火焰山烈焰的考验。25日上午,大家乘车前往火焰山,驶出乌鲁木齐市区,穿过戈壁荒山,经过达坂城、风车世界等,近四个小时的车程后,于当天中午一点多钟到达火焰山。

  天公不作美,下起了小雨。我们到达景区下车后,竟有丝丝凉意,只见景区的巨型温度计显示当天气温不到35℃。景区的游客虽不少,但给大家的感觉是,山还是那座山,烈焰却不知去向,当然谈不上接受烈焰的考验。

  接着,大家来到了久负盛名的葡萄沟。一进景区,就看见成串的葡萄挂在高大整齐的葡萄架上,让人瞬间感到葡萄沟正像小学课本中所描述的那样——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游览完葡萄沟后,已是傍晚,我们一行迫不及待地赶往坎儿井。坎儿井博物馆虽经现代拓展、修建,配上灯光等设施,里面显得宽敞明亮,但暗渠仍然保留着历史的原样。穿过暗渠一直到出口,我们对坎儿井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进入暗渠后,只见渠水缓缓流淌,经久不息,在绿色灯光的映照下,清澈见底,涓涓的流水声穿过整个暗渠。在出口处,我们都好奇地手捧渠水喝了几口,渠水冰凉、甘甜,胜过市场上任何矿泉水。

  穿过暗渠,我仿佛穿越了时空,除了从心底赞叹坎儿井工程的伟大和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外,更多的是想象着2000年前,他们在当时那样艰苦的环境下,利用简陋的工具,冒着塌方、缺氧等危险,克服困难,成就了这项伟大的工程。

  (五)

  新疆之行就要结束了,同行的朋友提出要到大巴扎去看一下。

  走进大巴扎,晴空万里,阳光和煦,人头攒动,歌舞飞扬,热闹非凡,就像一片欢乐的海洋。身着民族服装的舞蹈演员载歌载舞,调动了所有人的热情,不管是游客,还是当地人,随着演员的歌舞唱着、跳着。人们纷纷拿出手机,记录这动静相宜的美景。此时的我才感到,这里与其说是一个大的集贸市场,不如说是一个综合性的娱乐广场。

  我们边走边看,各种美食应有尽有,烤全羊、烤肉、烤包子、烤馕、羊肉串、手抓饭、拌面、大盘鸡。各种手工艺品琳琅满目,各式的毛毯、披肩、民族服饰、玉器、珠宝,令人眼花缭乱。还有民族乐器,如手鼓、小冬不拉、热瓦普,让人爱不释手。干果品种更是丰富,葡萄干、红枣、核桃,其中葡萄干的品种就有几十种。各种鲜果,如西瓜、甜瓜、哈密瓜、樱桃、蟠桃,让我们大饱口福。

  看完大巴扎,同行的朋友说,不看大巴扎等于白来了乌鲁木齐。这里不仅让我领略了不一样的异域风情,更让我感受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政能量
   第003版:近距离
   第004版:港湾
人生史书
新疆旅行随记
时光清浅
《和风惠江岸》
养生园自美
半路夫妻
且听晨音慰心灵
忆湘雅往日师生情
风车
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