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5年09月18日 星期四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两好友微信朋友圈打口水仗引发名誉权纠纷,琼中法院湾岭法庭法官耐心调解

既解“法结”又化“心结”

  刘颖婷与专职调解员联动化解纠纷。记者黄君 摄

  ■法治时报全媒体记者 黄君 李传敏

  “我一时冲动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一条信息,没想到闹到了要打官司的地步。好在刘法官耐心调解,不然真闹到法庭上。大家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也挺尴尬的。”近日,在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法院湾岭法庭调解室内,当事人西西(化名)在发完对另一当事人小啾(化名)的道歉朋友圈后,向法官刘颖婷感叹道,言语中是对事情解决的感谢和学到新知识的满意。

  这是一起因朋友间口角引发在微信朋友圈骂人的名誉权纠纷。湾岭法庭法官倾心调解,让当事双方最终“化干戈为玉帛”,不仅妥善化解了矛盾,更让“为民办实事”的司法温度直抵人心。

  好友反目,微信圈里打“口水仗”

  事情的起因还要从一个月前说起。

  当事人西西和小啾都住在湾岭镇某农场,是朋友,平日还会一起出门喝茶聊天,两人有不少共同好友,闲暇时经常一起娱乐,原本关系和谐。

  然而,这份和谐却因为一件小事出现了裂痕。

  8月的一天,西西和小啾在手机上联网打游戏。小啾带着孩子,动作慢了一些,几次下来,让西西有些着急。西西无法忍受,在微信群里发起了“攻击”。小啾见此情况,也进行回击。西西越想越气,就打开微信朋友圈,编发了一条指名道姓充满辱骂性词汇内容的信息。这条信息发出后,两人的朋友议论纷纷。

  小啾联系西西,要求其删除朋友圈的这条信息并道歉无果。小啾觉得自己的名誉受到了严重损害,便将西西起诉到琼中法院湾岭法庭,要求西西立即删除侵权朋友圈内容,在朋友圈公开道歉,并赔偿自己的精神损失费。

  法官研判,找准矛盾“症结”

  案件受理后,刘颖婷详细了解了案件的来龙去脉,找到当时游戏和群内的人问清细节,并联系了西西。在法官找到西西并说明来意后,西西立即删除了该朋友圈内容,对于小啾主张的公开道歉和精神损失费,却不以为意。

  看着小啾提交的微信朋友圈截图和聊天记录,刘颖婷意识到,这起案件看似一起普通的名誉权纠纷,背后牵扯的是多年的朋友情谊,若处理不当,会让矛盾进一步激化。

  “开庭审理、依法判决,虽然能解决法律层面的问题,但很可能会让两人的关系彻底破裂。”刘颖婷表示,办案的目的不仅是定分止争,更要化解矛盾。

  刘颖婷认为,这起案件的核心是“气”,西西“赌气”发朋友圈,小啾“受气”才起诉,只要能解开她们心里的“气结”,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情况,刘颖婷分别约见了西西和小啾。

  面对法官,小啾觉得委屈,表示自己实在是咽不下这口气。西西虽然有些懊悔,但是嘴上仍不服软:“她也说过我坏话。我不可能在公众平台给她道歉的!我也不会赔钱!”

  见到二人对“名誉权侵权”的法律界定并不清楚,都想“出口气”,刘颖婷决定以调解为突破口,先向两人普及相关法律知识,再找到二人关系好的朋友从中劝说,从朋友情谊入手,引导两人换位思考,逐步化解矛盾。

  耐心疏导,化干戈为玉帛

  “专职调解员和她们是一个农场的,相互认识。”刘颖婷表示,为了调解更加顺畅,法庭的专职调解员也介入。

  在和西西沟通时,刘颖婷和专职调解员耐心普法,表示并不是想评判谁对谁错,而是想解决问题。

  “我先和你聊聊名誉权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规定,‘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你在微信朋友圈发布指名道姓带有辱骂性的内容,这种行为已经构成了对小啾名誉权的侵害,这是有明确法律规定的。”刘颖婷晓之以理。专职调解员也在一旁劝说。

  随后在另一房间,法官和小啾释法说理:“朋友之间有矛盾,应该沟通解决,而不是在背后议论或者用极端方式发泄情绪。”

  在刘颖婷的耐心疏导下,西西和小啾达成了调解协议,西西在微信朋友圈公开道歉声明,持续3天,并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500元。

  从微信朋友圈里的“口水仗”,到“握手言和”,这起名誉权纠纷是湾岭法庭为民办实事的一个缩影。

  作为基层法庭,湾岭法庭面对的大多是邻里纠纷、家庭矛盾、小额债务等“小事”。但在法官看来,这些“小事”却是容不得半点“小视”。

  刘颖婷说:“一些群众之间的矛盾,其根源并不是多大的利益冲突,而是‘一口气’‘一个面子’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法官多一点耐心和细心,不仅讲法律,更要讲人情、讲温度,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讲法律,用群众能接受的方式解矛盾,真正做到‘案结事了人和’。”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
省公安厅通报5起食品安全犯罪典型案例~~~
定安2377名“法律明白人”带动群众知法守法~~~
两好友微信朋友圈打口水仗引发名誉权纠纷,琼中法院湾岭法庭法官耐心调解~~~
最高法、司法部联合发布规范涉企执法司法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典型案例~~~
~~~
我省发布国庆中秋“两节”期间广告合规发布提示~~~
3次向未成年人提供文身服务~~~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政能量
   第003版:近距离
   第004版:公告
   第005版:公告
   第006版:公告
   第007版:公告
   第008版:身边案
法治学习
加大打击力度 消除安全隐患
人熟地熟事熟 基层治理更“熟”
既解“法结”又化“心结”
统一裁判尺度 明确裁判规则
海南口岸首次截获检疫性有害生物褐拟谷盗
月饼等广告不得误导消费者
海口一文身店被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