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时报全媒体记者 宋飞杰
8月19日,白沙黎族自治县公安局桥南派出所收到一份特殊的快递,快递拆开后是一面从云南寄来的锦旗。
这面跨越山海的锦旗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8月25日下午,民警吴凡向法治时报记者介绍这面锦旗的来由。
4名工人要不到工钱向民警求助
8月1日傍晚,在白沙桥南辖区一项目打工的尹某打电话报警,称他有急事赶着回家,但被工地拖欠工钱10万余元,一直拿不到手。
“当天是我值班。接到报警后,我与一名辅警赶到施工现场。”吴凡说,当时尹某和工地上的相关负责人为工钱的事在争吵。
经了解,尹某夫妇和哥哥嫂子4人,于今年3月初从云南到白沙一项目工地从事铺设地板砖工作。施工以来,包工头每月只给他们基本生活费,没有支付工钱。
项目完工后,他们找包工头结算工钱,但联系不上老板。
“当时,因为我的孩子要应征入伍,我哥哥家的孩子准备上学,所以我们急着回家。”尹某在电话中回忆起当时的情况告诉记者,无奈之下,他向派出所求助。
民警忙碌7天促问题解决
“我在工地了解相关情况后,考虑到尹某等4人与工地之间涉及劳资纠纷,我就让他们找劳动监察部门。”吴凡说,当他得知尹某等4人对白沙不太熟悉后,就约定第二天开车送他们到白沙劳动监察大队。
在劳动监察大队,因尹某等4人没有和项目方签订劳动合同,且没有工资表,一时无法认定他们与施工方的关系。
“当我尝试着与包工头进行协商解决拖欠工钱问题时,才发现这个项目经多轮转包。”吴凡说,他介入调查后,给负责尹某发放工钱的包工头打电话,但包工头一直不接电话。
吴凡根据尹某提供的信息,找到了将施工项目转包给他们的包工头吴某。吴某称尹某不是其雇来的工人,其不负责尹某等4人工钱。
为了厘清该项目上的各种关系,吴凡找到了项目总施工方负责人龙某,希望龙某配合解决问题。
“刚找到龙某时,龙某称让相关负责人解决这个问题。”吴凡说,后来,经他多次走访,并反复向龙某说明拖欠工钱将面临的后果,龙某才表示想办法解决问题。
8月7日,在吴凡的努力下,由项目总承包方、尹某等4人和派出所民警参与的协调会,在工地项目部展开。
经协商,总承包方表示,先进行工钱核算,然后由总承包方直接对接尹某等4人,分期支付拖欠的工钱。
在核对出工情况及工作量中,尹某等4人拿出自己的出勤记录证明。总承包方调取尹某等4人的打卡记录核对。
经多轮协商,双方达成了协议,即由总承包方以先行垫付的方式,于8月13日支付尹某等4人共4万余元,剩下的6万余元将在今年9月初分别打入尹某兄弟2人的银行卡账户里。
工人千里寄锦旗致谢
“你们的4万多元收到了没有?”
“收到了,谢谢吴警官!”
8月13日,吴凡通过微信了解尹某的工钱到账情况时,尹某表示,他们已平安到家了,也已收到了协议书中的4万元工钱。
8月19日,吴凡收到了尹某从云南快递过来的锦旗。
“吴警官在处理我们讨要工钱事宜时,把我们的事当作他自己的事一样去办理,让我们很感动。”尹某在电话里告诉记者,为了早日帮他们要回工钱,13天里,只要有一点时间,吴凡就多方联系相关负责人,最终找出了能出面认账的负责人,积极协调,才使他们早日回家。同时,在桥南派出所,所长陈科不仅安抚他们的心情,更是对他们的事情高度重视,这让他们实实在在感受到桥南派出所民警的真心为民和勇于担当。
尹某介绍,他们在回云南的路上,想着民警为了他们的事跑前跑后,把他们当作亲人一样看待,就想着用什么方式报答一下,最终决定以寄锦旗的方式,向桥南派出所及民警表示感谢。
“从警以来,每次看到群众求助时那种信任和迫切的眼神,我就会告诫自己,要对得起自己身上的警服。”吴凡说,从警2年来,他时常告诉自己,不管大事小事,只要是群众需要解决的事,他都应当当作大事去解决。
陈科说,尹某等人千里寄来锦旗,在表达群众对公安工作认可和感谢的同时,也激励公安民警在平安守护工作中努力做得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