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法治时报全媒体记者蒙职宇 通讯员唐俏瑾)8月21日,屯昌县综治中心采用“法理+情理+家和”的温情方式化解一名八旬老人的多年心结。
今年84岁的王某是原屯昌县某工厂退休工人。近日,王某向屯昌县综治中心反映,称其有3起纠纷一直未能得到解决:其在老家的槟榔树未经其同意被村干部砍掉,未得到赔偿;请包工头王某平帮其建房,建好的房屋漏雨,却找不到王某平赔偿;被村民王某华侵占约2.8亩土地。
了解老人诉求后,屯昌县综治中心工作人员立即对老人进行情绪疏导,同时联系王某老家属地的镇综治中心了解情况。工作人员经逐一核查,了解到王某反映的诉求与核查情况存在出入:诉求一的核查结果为,2012年当地村委会硬化原有的道路,当时王某种植的1棵槟榔苗比较靠近道路,村委会经其同意已把该棵槟榔苗移植,不存在砍掉王某槟榔树的问题;王某诉求二所反映的房屋于2009年完工,如今已超出相关质保年限,无法追溯,且渗水问题早已被老人家属维修完善;王某诉求三反映的王某华系老人堂侄,是该2.8亩土地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持有人,王某以“祖宗地”为由认为王某华侵占了其土地,经属地镇政府及村委会已多次上门对3项纠纷进行调解,王某的儿子已同意调解,但王某认为自己被欺负,心结一直打不开,与儿子因意见不合导致父子关系紧张恶化,父子俩已很久没有往来。
为了解开老人多年心结,屯昌县综治中心立即组织屯昌县公安局、县法院、县司法局等常驻部门工作人员进行分析研判,找到了“高龄老人的偏执往往源于安全感的缺失”的关键点,决定采用“法理+情理+家和”的温情方式化解老人心结。通过与老人拉家常,嘘寒问暖,从情感上获得老人的信任后,用乡土话语释法说理,释明老人跟王某华本是一家,应该和睦相处;另一方面调和其父子之间关系。
经综治中心工作人员耐心疏导,王某多年心结终于打开,不再纠结,表示今后好好安享晚年。同时,听到儿子要过来接他回家的消息后,王某激动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