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法治时报全媒体记者许光伟 马宏新 通讯员赵刚)近日,儋州市人民法院白马井法庭借助调解力量,成功化解一宗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案件。
2005年7月,儋州市某村民小组一队(以下简称一队)的21户村民以该村民小组一队的名义与高某某签订土地承包协议,协议约定将位于儋州市某村民小组一队约165亩的土地发包给被告高某某,并同意高某某将该地转包给案外人海南某林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林业公司)用于经营造林。如此履行方式一直履行到2018年。从2019年开始至今,一队一直收不到租金,因多次协商无果,将高某某诉至法院。
法庭经初步研判,指派法庭辖区熟悉乡情民意的调解员调解。接到案件后,调解员先后组织原告5户村民代表、被告及案外人开展多轮调解工作。调解员向多方了解,最终弄清该纠纷事实情况为:林业公司已支付2019年至2023年全部5年的租金,但尚未支付2024年至2025年的租金;高某某已经支付2019年的租金,但被一队的工作人员截留,未发放给21户村民;2020年至2023年土地承包租金被高某某截留,未付给一队。
8月12日,在办案法官的指导下,最终敲定调解方案,高某某尚欠一队土地承包费用51398元在2025年8月30日前支付完毕,并由法院当场出具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民事调解书。至此,该宗土地承包合同纠纷得以圆满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