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法治时报全媒体记者麦文耀)近日,陵水黎族自治县人民法院速裁团队法官和特邀调解员将“车载便民法庭”开进黎安镇某项目工地,仅用一个下午,5起涉及金额47000余元的拖欠农民工劳务报酬案件成功化解。
“感谢各位同志,这么热的天还到我们这里来。”一名工人感激地说。此前,他和几名工友多次催要工资未果,总包公司更是推诿搪塞,拖欠农民工工资未予支付,工友们别无他法,于7月21日诉至陵水法院。陵水法院开辟绿色通道,即时立案并委派给特邀调解员进行先行调解,同时由速裁团队法官指导调解员开展工作,积极与涉案包工头联系。鉴于原、被告双方均在工地,且原告在赶工不便来法院,为便于双方诉讼,陵水法院利用“车载便民法庭”,采取巡回审判的方式深入工地现场开展调解,向各方进行释法说理。在现场沟通并反复核算具体金额后,包工头彭某某同意以分期支付的形式与5名农民工签署支付协议。同时,法官团队为现场围观的农民工进行了如何维权的普法宣讲,以案释法帮助农民工提高法律维权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