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法治时报全媒体记者李传敏 通讯员王姗姗)俗话说“邻居好,赛金宝”。邻里纠纷的妥善化解,不仅关系到邻里和睦,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8月5日,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在审理一起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纠纷案件中成功调解双方纠纷,妥善化解当事人矛盾,化干戈为玉帛,促进了邻里和谐。
原告王某花与被告王某系邻居,双方住所仅隔一条小路,因王某建起了围墙导致道路变窄,车辆通行不便,王某花与其多次沟通未果产生矛盾。2024年9月30日,王某花与王某因道路变窄通行不便的问题再次发生争吵,并产生肢体冲突,王某花因此受伤并产生相关医疗费、护理费等费用,派出所于2024年10月29日向双方作出行政处罚。双方结怨已久,也向村委会、司法所反映相关问题,各方多次协调不下,王某花遂向法院起诉王某赔偿医疗费、护理费等费用。
琼中法院承办法官黄巨昱考虑到双方系邻居,该纠纷经村委会、司法所多次调解未果,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若是简单地判决赔偿医疗费、护理费等,不利于纠纷实质化解,还可能激化邻里矛盾,不利于双方今后相处。为促进邻里和谐,法官听取双方当事人的诉求、辩解,分析矛盾焦点、讲透法律规定,为当事人算好“经济账”,解释好“人情账”,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王某当场支付完毕赔偿费用。一场邻里纠纷引发的冲突得以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