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法治时报全媒体记者张英)7月21日,海南警方曝光多起恶意骚扰110典型案例,涵盖酒后、醉酒、精神疾病、未成年人好奇、手机故障等多种情形,旨在警示公众恶意骚扰110属违法行为,严重者将追究刑事责任。
2023年7月4日12时,白沙黎族自治县某村,符某旺酒后在朋友挑唆下,为证明自己“厉害”,无故3次拨打110,在电话中胡言乱语、刁难接警人员,当天还3次无故拨打12345热线。其行为扰乱单位秩序,被公安机关行政拘留5日。
2024年10月19日22时,李某顺醉酒后拨打110,谎称派出所出警工作骚扰其赌钱,经批评教育仍不悔改,继续谎报陵水黎族自治县某村庄有人赌博。派出所警员到场后依法传唤询问,最终,公安机关以谎报案情为由,对李某顺行政拘留10日并罚款500元。
未成年人恶意骚扰110的情况也时有发生。2024年12月至2025年6月,万宁市某镇两名未成年学生因好奇,用手表电话22次拨打110,或不说话挂断,或辱骂接警员。民警联合学校、家长对他们批评教育,两人认识到错误并保证改正,派出所依据相关法律不予处罚,责令监护人加强监管。2025年5月28日20时,儋州市13岁学生吕某与同学玩“真心话,大冒险”报假警,谎称杀人。因认错态度诚恳,监护人承诺严加管教,校方加强管理,辖区派出所对其批评教育并责令监护人监管。
此外,还有特殊情况。自2024年12月11日至2025年4月9日,乐东黎族自治县精神病患者吴某某重复拨打110达3314次,民警对其不予处罚,责令监护人加强监管;2025年6月8日,邢某某因手机故障自动多次拨打110,民警对其批评教育并普法,邢某某承诺尽快维修手机。
海南警方提醒,110报警平台是公共安全体系重要组成部分,遵守使用规则、保持热线畅通是每个公民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