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时报全媒体记者 陈敏
“这么长时间了,要不是法官的耐心坚持,咱们不大可能坐下来心平气和地商量解决这件事情。”6月27日,在海口海事法院博鳌法庭法官的努力下,一起船员劳务合同纠纷案件最终以双方当事人握手言和调解结案。这起案件成功调解,得益于博鳌法庭探索打造的“法庭+地方政府+地方司法+海岸警察+渔政中心+渔民协会”的“六调联动”解纷机制。
“快办”帮船员拿到欠薪
据了解,2023年12月起,船东黄某雇佣吴某到其名下渔船负责网师工作,双方没有订立劳务合同,只是口头约定报酬为每个月2.4万元。一次工作中,吴某因起网机缆绳断开,导致大腿受伤后离职。至此,吴某一共在黄某的船上工作了17天,按约定应获得劳务报酬1.36万元。但是到今年5月,黄某一直拖欠吴某的劳务报酬。近日,无奈的吴某起诉至博鳌法庭。
立案后,为及时维护船员合法权益,博鳌法庭迅速启动涉海涉渔案件“快办”机制,将案件移送至潭门镇海事司法服务中心开展先行调解。
调解之初,当潭门镇海事司法服务中心调解员陈姗姗了解具体情况时,双方当事人就互倒“苦水”。吴某表示自己2年来为了讨要工资费尽周折。黄某称对方讨要的数额跟实际不符。
“在熟悉案件具体情况,并了解双方当事人需求后,我和法庭工作人员各自分开劝说当事人,耐心为其反复释法说理,并分析其中利弊,最终黄某鉴于对方在自己的船上工作时受过伤,表示可以做出一定让步。”陈姗姗告诉记者,在法院见证下,黄某通过银行转账当场付清拖欠吴某的全部劳务报酬。
“多亏了你们的帮助,我终于拿到钱了。”拿到劳务报酬的吴某激动不已,向参与调解的工作人员连连致谢。
“六调联动”快速解纷
据介绍,自2023年5月以来,海口海事法院博鳌法庭以党建品牌为引领,联合琼海多部门共同建立起潭门镇海事司法服务中心,探索打造出具有海事特色的“法庭+地方政府+地方司法+海岸警察+渔政中心+渔民协会”的“六调联动”解纷机制。
“法庭为潭门海事中心提供全方位的纠纷调解指导,与各成员单位共同打造潭门海事中心‘1+3+7三步工作法’。”海口海事法院博鳌法庭副庭长胡春妮介绍,博鳌法庭法官牵头与各成员单位指派的资深调解员、人大代表等联动调处纠纷,第一步以行业调解为主,第二步以行政调解为主,第三步以司法调解为主,力争在7天内化解矛盾,做到“小纷快解、大纷精解、难纷联解”。
据悉,截至6月25日,潭门镇海事司法服务中心依托“六调联动”机制,按照“1+3+7三步工作法”,成功调处涉海涉渔矛盾纠纷78件,最大限度地做到矛盾纠纷早预防、早发现、早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