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黄君
5月10日,在海口凤翔东路与椰博路交叉路口,一名女子拿着手机、骑着电动自行车,行驶至路口时,其低头仔细查看导航路线,没注意到拐弯处有机动车驶来,差点迎面相撞,所幸女子及时反应,刹住了车。
这是记者在海口街头看到的场景。当前,手机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流工具,但不分时间地点低头查看手机也带来了不少交通安全隐患。
连日来,记者走访海口忠介路、大英路、海府路等路段,发现“低头族”随处可见,不少市民在骑电动自行车时会使用手机看导航、回消息、看小说、听歌等。这些不经意的行为成为交通安全的重大隐患,让记者不由得替他们捏了把汗。
事故频发:
敲响交通安全警钟
前不久,在海口米铺路与勋亭路交叉路口,一名男子边打电话边骑电动自行车,由于分心驾驶,与右转车辆发生摩擦。自知是因为打电话骑电动自行车才导致事故发生,男子表示愿意赔偿损失,双方选择私下解决该事。
这样的事故在全国各地时有发生。
去年8月23日,新疆阿克苏发生一起交通事故,帕某驾驶两轮电动车与前方同方向驾驶三轮车的李某发生追尾碰撞,造成帕某受伤及车辆受损。
事发时监控视频显示,当事人帕某驾驶电动车行驶途中,左手拿着手机看得入了神,浑然不知前方有三轮车准备靠边停车,径直撞向三轮车。好在车速不快,帕某受伤并不严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相关规定,帕某负全部责任。
海口街头:
骑车“低头族”不在少数
记者在海口市区多个路段蹲点观察发现,骑行时玩手机的驾驶人不在少数。
5月11日17时30分,在海府路与和平北路交叉路口,记者蹲守该路段细数过往骑行车辆,发现仅15分钟内,骑车时分心看手机的驾驶人数竟达20余人。
5月12日18时许,在大英山东二街往大英山西二街方向马路,一名女子骑着电动自行车,眼睛紧盯手机,在绿灯变亮时没有察觉,导致后方拥堵。这一情形并不罕见。
当天19时20分,记者在凤翔东路蹲守,看到了骑车“低头族”的花式分心骑行方式——单手骑行打电话、看小说、回复信息等,过往群众或司机也是见怪不怪。不少电动自行车驾驶人边扶着车把边拿着手机,或是低头看手机,或是猛然抬头看路,这期间车辆会出现晃动或者偏移的情况。1个小时内,有3人边骑车边看短视频,1人边骑车边看小说,而边骑车边打电话、发信息的则超过40人。
记者算了一下,以当前电动自行车最高限速25km/h为例,低头1秒相当于“盲骑”了7米,如果看一次手机按3至5秒算,相当于“盲骑”了21米至35米。
群众发声:
安全意识亟待提升
针对道路上日益增多的“低头族”,记者在走访时,不少群众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骑车玩手机太危险了,尤其是外卖骑手,他们在车流中穿梭,速度快,还分心看手机,有好几次我都看到他们差点发生事故。”市民刘女士告诉记者。
市民易先生则讲述了自己骑车玩手机的经历:“有一次我骑车回家的路上,突然收到一条重要信息,我就忍不住看了一眼手机。结果就这一眼的工夫,前面的车突然刹车,我差点追尾。从那以后,我就再也不敢边骑车边玩手机了,一旦发生事故,后悔都来不及。”
然而,也有群众虽然知道骑车玩手机存在危险,却难以克制。
“我就看一眼,有那么容易发生事故吗?”市民何女士坦言,虽然自己知道骑车分心玩手机不好,但有时候等红灯的时间长,就忍不住刷一下手机。
交警回应:
分心驾驶后果不容忽视
据海口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宣传工作人员介绍,骑车时玩手机会使驾驶人的视野变得狭窄,还会分散注意力,加之目前电动自行车制动性能参差不齐,若紧急刹车,容易发生跑偏打滑等危险事故。而且电动自行车防护能力差,一旦发生事故,驾驶人往往会受到较为严重的伤害。
根据《海南省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规定,驾驶电动自行车时,不得有使用手持电话或者其他电子通讯设备等妨碍驾驶安全的行为。
“城市道路十字路口、斑马线等路段,人流量一般比较大,且马路‘低头族’的行为往往具有突发性、短暂性等特征,取证时间紧迫,难以固定证据。”海口市交警支队工作人员表示,下一步交警支队将加强部门联合执法,加强重点路口的守点管控和对各路段的机动巡管,对各类违法行为坚决依法教育和处罚。同时,加强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各媒体平台宣传交通安全知识。并增加“电子警察”,曝光不文明交通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