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5年05月09日 星期五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五指山法院探索“审判+调解+普法”模式,巡回审判进山区进社区

司法为民走进群众心坎里

  五指山法院法官在通什镇应示村发放普法宣传材料。高凌 摄

  ■本报记者 肖瀚 杨春梅

  五指山市因山而得名,林木葱郁,山路蜿蜒曲折。

  “现在还没下雨,我们抓紧过去!”4月16日,在位于山区的五指山市人民法院毛阳人民法庭门前,庭长许国海出来瞅了一眼天气,便忙向同事说。

  “材料带齐没?别忘了带上国徽。”作为案件承办人的许国海,此行目的地是水满乡什顺村,虽然担任庭长还不到一年,但对他来说已是轻车熟路,工作足迹更是覆盖山区各个村庄。

  如今,无论在偏远的山间村落,还是街道社区,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巡回审判。近年来,五指山市人民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开展巡回审判工作为契机,探索“审判+调解+普法”模式,推动全方位、立体化诉讼服务,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今年截至目前,共开展巡回审判、法治宣传30余次,拓展巡回审判服务10余次,现场以案释法,惠及基层群众1000余人次。

  开庭

  巡回审判化解基层纠纷

  “林地是我承包的,你要赔我损失和违约金。”“你没有按时交租金,要赔我钱。”

  许国海与书记员刚走进什顺村就听到双方当事人争吵,连忙上前安抚双方情绪。在什顺村委会会议室,书记员小心翼翼地将国徽悬挂在墙壁正中央,庭前准备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案件争议主要围绕土地承包经营权,原告声称自己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受到侵害,请求判令被告按照《海南省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合同书》约定将案涉林地经营权、林木所有权转移给原告并配合原告办理不动产登记,并要求被告赔偿损失和违约金。被告则反诉,认为原告未按时支付租金,要求其承担相应责任。

  “涉案双方矛盾较大,互不相让,情况比较复杂。”开庭前,许国海联合村委会现场调查了相关情况。

  “现在开庭!”随着法槌落下,该案正式开庭审理。

  庭审现场,许国海仔细审查证据,认真听取双方的陈述和辩论。此时,村民们干完农活,得知有庭审也走了进来,认真旁听庭审,现场秩序井然。

  庭审结束后,许国海并未着急离开,而是结合本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村民们讲解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相关法律知识。

  “我们辖区部分村子山高路远、交通不便,到法庭来回接近一个小时。选择在他们家门口开庭不仅方便群众诉讼,减轻群众诉累,也让更多群众能够了解相关法律知识,现在向我们咨询法律问题的人越来越多了,说明巡回审判有了效果。”许国海对群众旁听庭审后发生的变化深有感触。

  五指山法院认真落实巡回审判工作要求,将其作为诉源治理的重要载体,紧扣基层群众关注的土地纠纷、家事纠纷等民生案件开展巡回审判,用人民群众看得见、听得懂、信得过的方式妥善化解矛盾、解决纠纷,真正实现“法庭搬出大院、服务送进心坎”。

  调解

  推动复杂案件就地化解

  “这个离婚后的财产纠纷有点特殊,分割的农作物、土地及种植承包地,必须去现场查看。”五指山法院民事审判庭庭长薛宝龙刚结束一场庭审,就连忙收拾东西,准备赶往位于通什镇应示村的当事人家中。

  今年初,王某将前夫黄某诉至法院,要求依法分割夫妻共同财产。原来,王某与黄某于2007年登记结婚。2021年经五指山法院判决离婚,判决儿子由黄某抚养,女儿由王某抚养。然而离婚至今,双方仍无法对财产分割达成一致,矛盾不断激化下再次对簿公堂。

  王某当庭表示,希望依法分割双方婚姻存续期间的夫妻共同财产,包括一处两层半共6间的房子、200棵槟榔树、150棵橡胶树和橡胶地里一处2层4间的房子。

  “因该案涉及的房产、土地及种植承包地不明确,我们需要到现场勘查确认,特别是黄某正好在家,我们再进行一次调解。”在前往涉案土地、房产等实地走访查看后,薛宝龙告诉记者。

  为了做好此次调解工作,薛宝龙先来到应示村委会,向村干部了解当事人家庭财产情况,并与村干部共同开展调解工作。

  在黄某家中,双方各执一词。“离婚后,他没有尽到父亲的责任抚养儿子。我独自抚养两个孩子很难,一直过着居无定所的租房生活。他作为两个孩子的父亲,基本不管不问。我一定要争取一部分固定房产让孩子生活有保障。”王某向法官讲述近年来的遭遇。

  “房子是我找同村兄弟帮忙,一砖一瓦辛辛苦苦盖起来的,以后孩子可以来居住,但就是不能分给她。”黄某某表示。

  薛宝龙耐心倾听双方想法,并从有利于子女成长、优化双方利益、减少后续纠纷等方面进行调解,双方对立情绪逐渐得到化解,均表示会考虑对方的合理诉求。

  “我们注重加强与基层组织的沟通协作,构建‘法院+基层组织’联动机制,积极邀请当地乡镇干部、村委会成员、人民调解员参与,发挥他们熟悉社情民意的优势,协助法院做好案件调解、矛盾化解等工作。”五指山法院相关负责人说。

  普法

  “法官进网格”

  多元普法延展升级

  选择什么案子进行巡回审判?在法院看来,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案件,成为他们每次巡回审判的一个重要考量。

  今年4月,听说五指山法院巡回法庭要到小区,对一起物业服务合同纠纷进行巡回审理,小区业主李女士早早就候在了活动室。

  该案原告业主以小区物业服务存在瑕疵,如公共设备损坏、公共道路未及时修复等问题为由要求解除与被告某物业公司的物业合同,并退回已收取的不合理物业费。

  针对全市物业纠纷多发的问题,五指山法院决定在涉案小区公开开庭审理此案。庭审结束后,庭审现场变成专题“普法课堂”。法官以“化解物业纠纷,共建和谐社区”为主题,为现场旁听人员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关于物业服务合同的相关规定,耐心解答业主、物业人员关心的法律问题。

  “通过此次巡回审判学到了很多实用的法律知识,也增强了依法维权的法治意识。”李女士等业主纷纷表示。

  今年以来,五指山法院将巡回审判工作与“法官进网格”机制有机融合,推动向多元普法延展升级,通过将法庭设在乡村、社区,不仅增强司法的透明度和公信力,也让群众从身边的真实案例中学习法律知识,增强群众的法治观念,为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贡献司法力量。

  一次巡回审判,就是一次与群众的深度沟通,更是一次传递法治温暖的过程。下一步,五指山法院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巡回审判工作,探索升级“审判+调解+普法”模式,绘就新时代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新“枫”景。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洋浦海事局、海口海事法院洋浦法庭签署协作机制备忘录~~~
~~~
~~~——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规范化建设评论之三
~~~省一中院化解一起相邻通行纠纷
五指山法院探索“审判+调解+普法”模式,巡回审判进山区进社区~~~
儋州检察院制发检察建议书~~~
省市场监管局征集制售假劣肉制品违法线索~~~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政能量
   第003版:近距离
   第004版:身边案
我省首个航运争议多元解纷协作机制落地
全省市县普法骨干培训班开班
把人民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最高标准
邻里通行闹纠纷法官释法通“心路”
司法为民走进群众心坎里
督促清退134套被违规占用公租房
鼓励群众举报提供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