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
“房子是我找同村兄弟帮忙,一砖一瓦辛辛苦苦盖起来的,以后孩子可以来居住,但就是不能分给她。”黄某某表示。
薛宝龙耐心倾听双方想法,并从有利于子女成长、优化双方利益、减少后续纠纷等方面进行调解,双方对立情绪逐渐得到化解,均表示会考虑对方的合理诉求。
“我们注重加强与基层组织的沟通协作,构建‘法院+基层组织’联动机制,积极邀请当地乡镇干部、村委会成员、人民调解员参与,发挥他们熟悉社情民意的优势,协助法院做好案件调解、矛盾化解等工作。”五指山法院相关负责人说。
普法
“法官进网格”
多元普法延展升级
选择什么案子进行巡回审判?在法院看来,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案件,成为他们每次巡回审判的一个重要考量。
今年4月,听说五指山法院巡回法庭要到小区,对一起物业服务合同纠纷进行巡回审理,小区业主李女士早早就候在了活动室。
该案原告业主以小区物业服务存在瑕疵,如公共设备损坏、公共道路未及时修复等问题为由要求解除与被告某物业公司的物业合同,并退回已收取的不合理物业费。
针对全市物业纠纷多发的问题,五指山法院决定在涉案小区公开开庭审理此案。庭审结束后,庭审现场变成专题“普法课堂”。法官以“化解物业纠纷,共建和谐社区”为主题,为现场旁听人员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关于物业服务合同的相关规定,耐心解答业主、物业人员关心的法律问题。
“通过此次巡回审判学到了很多实用的法律知识,也增强了依法维权的法治意识。”李女士等业主纷纷表示。
今年以来,五指山法院将巡回审判工作与“法官进网格”机制有机融合,推动向多元普法延展升级,通过将法庭设在乡村、社区,不仅增强司法的透明度和公信力,也让群众从身边的真实案例中学习法律知识,增强群众的法治观念,为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贡献司法力量。
一次巡回审判,就是一次与群众的深度沟通,更是一次传递法治温暖的过程。下一步,五指山法院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巡回审判工作,探索升级“审判+调解+普法”模式,绘就新时代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新“枫”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