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老人倒苦水称自己没人照顾,孙子送饭不及时导致她经常挨饿。
“都说闺女是娘的连心肉,哪个女儿看到母亲挨饿不心疼?”参与调解的“蓝马甲”成员、天安乡社会治理办工作人员黄雄告诉记者,7个姐姐纷纷指责吉某疏于对母亲的照顾,不仅未尽到赡养义务,还“独吞”了15万元土地租金,要求将剩余的8万元用于母亲治病。吉某辩称自己长期照顾母亲,只是自己和妻子都住院了难免有所疏忽,认为母亲年事已高,将剩余土地租金都交给她也不稳妥。
“这起矛盾纠纷表面是经济利益纠纷,深层次根源在于家庭伦理关系失范。”黄雄了解案件实际情况后认为,温情牌或许会成为破局的关键。
于是,“蓝马甲”工作人员一边暖心安抚老人情绪,了解老人患病情况和养老事宜的意向;一边对其子女释法说理,告知无论男女都有赡养老人的义务和责任,应尽力尊重老人的意见,此外也应考虑到吉某住院治病的实际困难,彼此应从亲情角度换位思考,化干戈为玉帛。
最终,在充分考虑老人的意见后,8名子女最终就老人的赡养和治疗等问题达成一致:老人继续由吉某照顾日常起居生活,吉某支付1万元、7个姐妹共同支付1万元用于老人住院。如治疗费用有剩余,1000元以下(含)部分由老人自行处理,1000元以上由姐弟8人平分。这份协议既有刚性约束,又保留人性化弹性,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在天安乡网格员马亚妹的手机里,网格微信群消息不断跳动。她每天在手机上回答村民的各类咨询、解决各种问题,让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以前村民遇事就闹,现在大家都知道先问‘蓝马甲’。”马亚妹笑着说。
此外,“蓝马甲”还根据各村突出的基层治理问题与工作实际需要,常态化联合乡里各部门开展精准普法。工作人员将法律法规融入案例讲解,在各村、学校等地开展民法典、土地管理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道路交通安全、禁毒等各类普法宣传活动,不断提高群众的法治意识。
“下一步,‘蓝马甲’将根据排查出的各村矛盾纠纷类型特点,有针对性地联合各部门进村开展普法宣传,引导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张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