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舒耀剑 通讯员巩英超)近日,文昌市人民法院依法审结一起相邻权纠纷案,以法为尺厘清了邻里之间的责任边界。
王某和陈某是多年邻居,一直相处融洽。2022年,王某拿到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翻盖了自家房子。施工过程中,王某还时常同陈某分享建房进展。然而,当王某房子建到第三层时,陈某发现自家地面出现裂缝。陈某心里纠结万分,一方面担心房子安全,一方面又不想破坏邻里关系。在与王某沟通数次未达成共识后,万般无奈下,陈某向文昌法院起诉王某赔偿相应损失,期望能依法妥善处理此事。
案件审理中,王某一直不认可陈某房屋裂缝和其建房有关。经过相关部门鉴定,鉴定意见认定陈某房屋出现的倾斜和地面出现的分离缝均与王某房屋地基基础施工有关联,王某在建设施工过程中,对陈某房屋基础钢筋混凝土地梁采取了凿除,且未进行有效加固支护,导致陈某房顶出现倾斜。鉴定意见认定房屋的修复费用为20余万元。
文昌法院经审理认为,王某在建的房屋与陈某已建成的房屋相邻,其有义务采取必要措施避免损害相邻建筑物,但王某凿除陈某房屋基础地梁且未进行有效加固,而使得陈某房屋出现倾斜。故文昌法院判决王某支付陈某房屋修复费用20余万元。判决后,王某不服向省一中院提起上诉。
其间,省一中院围绕王某的上诉理由展开调查。从陈某房屋受损的过程来看,王某凿除地梁的行为在先,房屋倾斜的损害结果在后,时间顺序和因果逻辑十分清晰。王某未能提供有效证据证明陈某房屋倾斜另有原因,也无法推翻一审审判中专业机构出具的因果关系鉴定。因此,一审文昌法院判决其承担侵权赔偿责任合理合法,据此省一中院维持原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