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黄君 黄赟)近日,海口市秀英区人民法院永兴法庭通过“四所一庭”纠纷排查机制,在纠纷排查阶段即提前介入,主动启用案前调解程序,妥善化解一起涉及多村多人的土地补偿款分配纠纷。
据了解,该案系海口市秀英区石山镇美岳上村、荣诚村、春腾村6名村民因共有土地权属争议引发的集体纠纷。涉案地块位于美安科技新城一期项目征用范围内,因历史权属划分模糊,村民对征地补偿款分配方案各执己见。纠纷核心聚焦于争议地块补偿款分配比例,村民陈某荣、王某佐、王某诗等六方均主张不同权益,导致补偿款长期滞留,直接影响项目推进与村民利益兑现。
永兴法庭打破传统形式,以长桌座谈、乡音沟通的方式开展调解,不仅避免群体性冲突升级,更实现多方权益的实质性平衡,最终促成各方当场签署协议,实现“零对抗”解纷。
永兴法庭主动将诉前调解端口前移,以“乡土化调解”模式破解僵局,庭长沈铭栋创新采用“双轨调解法”,将专业法律程序转化为接地气的沟通场景。
调解现场,法官与司法所调解员协同合作,同村民围坐一桌,通过拉家常梳理土地历史沿革,用村民熟悉的方言释法明理。司法所调解员充分发挥基层调解经验,协助法官平衡专业法律程序与乡土人情。一方面依据专业土地测量数据,科学划分争议地块的补偿比例,另一方面结合乡情伦理,通过拉家常式沟通化解村民积怨,最终村民在现场签订调解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