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麦文耀 陈敏 覃创源
民生工作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扎实抓好民生保障,人民福祉不断增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促进社会和谐进步。在今年省两会上,民生问题始终是人大代表们关注的重点。
全省超3000家校外托管机构,如何规范管理?农村地区未成年人教育“最后一公里”如何打通?老旧小区安全隐患如何顺利改造和升级?在省人大代表看来,增进民生福祉是人民的心声、群众的期盼,是最应该干、也是必须干好的事情。会议期间,大家纷纷建诤言、献良策,努力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如何规范管理校外托管行业?
建立多部门协同监管机制
近年来,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双职工家庭的增加,校外托管机构成为家长解决孩子课后看护问题的重要选择。
“据统计,截至2024年底,海南省内注册的校外托管机构超过3000家。这一行业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在海南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上,省人大代表、文昌中学语文组组长黄金玉就如何进一步加强我省校外托管行业规范管理,提交了建议。
“监管体系不健全,托管机构资质参差不齐、存在安全管理隐患、教育质量难以保证,这些都是行业‘病根’。”黄金玉介绍,目前,仍有一些托管机构未取得经营资质,存在无证经营、管理人员素质低等问题。同时,托管机构还存在场地拥挤、消防设施不足、食品安全不达标等问题。
黄金玉分析,个别托管机构以营利为目的,忽视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心理健康,存在违规补课的现象。此外,相关部门对校外托管机构的监管不足,存在多头管理、职责不明的情况,有的托管机构甚至没经过系统性的安全检查或评估。
如何让我省校外托管机构更加规范化、专业化、安全化?“进一步完善行业准入制度、加强安全监管力度、推动服务质量提升、建立多部门协同监管机制、探索多元化校内课后服务模式。”黄金玉建议,应加强准入机制,严格执行校外托管机构管理若干规定,明确机构开办条件,实施托管机构备案制度,严格审查开办资质,向社会公示合法机构名单。此外,教育、市场监管、消防、卫生等部门可以联合执法,形成对校外托管行业的常态化监管机制,并建立托管机构黑名单制度,对违规机构进行公开通报和联合惩戒。
如何有效预防农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将教育资源适当向农村地区倾斜
省人大代表、昌江黎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何顺劲带来了如何打通农村地区未成年人教育“最后一公里”的建议。
“目前,全社会对学龄前儿童、义务教育未成年人的保护意识不断提升,相关职能部门在未成年人保护教育上也打下了层层‘重锤’。但对于已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保护教育力度仍有差距。”何顺劲表示。
何顺劲认为,该部分未成年人正处在义务教育阶段之外和成年人之间的特殊时期,在聚焦“未成年人犯罪惩治与预防”上,如何抓好16周岁至18周岁未上学的“关键少数”,对有效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推动形成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公检法部门在日常办案中发现涉案未成年人大多集中在16周岁至18周岁,特别是一些农村地区未成年人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之后不再上学,就业方面遇到诸多问题。”何顺劲分析,由于该年龄段未成年人心智发育尚不够成熟,社会阅历、家庭管教不足,容易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给社会治安和家庭稳定带来隐患,亟须引起重视。
何顺劲希望,教育、妇联、财政、民政、司法等相关职能部门更加密切关注农村地区未成年人初中毕业后未继续就学的教育问题,最大限度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何顺劲建议,应继续将教育资源适当向农村地区倾斜,在有条件的乡镇探索建立具有公益性质的职业教育或专门培训班,加强技能培训和法治教育,为农村地区未成年人成长的“最后一公里”保驾护航。
如何解决老旧小区消防安全问题?
把消防设施设备维护管理职能推向市场
“我深刻感受到过去一年我省在民生改善方面的显著成效。”聆听完政府工作报告,省人大代表、海口市龙华区金贸街道玉沙社区居委会副主任黄柳媛认为,报告充分体现了我省积极推进各项民生工作的决心和信心。
黄柳媛所在的玉沙村曾经是海口市最大、最典型的城中村,在道路规划、房屋建设、社会治安、水电供给等方面,曾一度成为海口城市化进程中的一大“梗塞”。如今,经过城中村改造后,玉沙村的村民不仅住上了高楼,还享有商业铺面分红,成为“零低保户”社区。
老旧小区的改造与升级,既是群众家门口的“关键小事”,也是提升城市功能品质的“民生大事”。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在社区工作了11年的黄柳媛,深刻体会到老城区、老旧小区消防安全问题日益凸显。消防设施老化与数量不足、消防通道不通畅、居住人口密集……一些建成时间较早的小区,在消防设施方面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出台省级层面支持城市更新政策措施,重点推进片区类更新改造项目。是否能从城市更新行动上,着手解决老旧小区消防安全问题?”黄柳媛认为,在城市更新的大背景下,可以把老旧小区的消防设施改造纳入其中,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投入来推动这项“生命通道”的民生工程。
黄柳媛建议,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开发商和物业公司投资安装先进消防设备或建设微型消防站。同时,为参与企业给予税收优惠或项目补贴等政策支持,把老旧小区的消防设施设备维护管理职能推向市场,由专业机构协助共同担起消防设施维护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