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除了把司法为民理念贯穿于每一项工作,将治罪与治理并重,徐清文还时刻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放在心头。他认为,如何维护好社会的稳定和正常秩序,开展法治宣传是关键,不仅可以帮助人们预防和化解法律纠纷,还可以减少社会矛盾,为社会的良性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为此,徐清文带领部门干警多次开展法治宣传活动,深入基层广泛交流,向群众解答日常生活中容易遇见的法律问题,用行动坚持情系群众、践行司法为民。
固定证据精准打击犯罪
徐清文所在的第二检察部,是专门办理全市无期徒刑以上的重大毒品犯罪案件,责任重大。平时不善言辞的他,说起毒品案总是娓娓道来,每次办案之后他都有感悟,对办理的每一起案件都印象深刻。
毒品犯罪案件相较于其他犯罪而言,犯罪过程高度隐蔽,证据类型也相对单一,且毒贩缜密狡诈口供多变,办案机关取证是否规范、全面,往往会影响到犯罪事实的认定和对贩毒分子的打击。对此,徐清文自有破解策略。
2018年6月,在审查办理夏某、杨某贩卖毒品案中,徐清文发现案涉男子王某某涉嫌重大犯罪而未到案,于是通过退回补充侦查程序,要求侦查机关加大对王某某的追捕力度。经追捕到案,2022年12月侦查机关以王某某涉嫌贩卖毒品罪移送审查起诉,犯罪嫌疑人王某某到案后,拒不交代其贩卖毒品的犯罪事实。
徐清文主动开展自行补充侦查,先后辗转全省多处服刑地点寻找同案犯杨某,并多次对杨某进行提审,进而查清王某某在此案中的参与经过。根据供述线索,调取犯罪嫌疑人“乘机记录”、其母亲“转账流水”等案件相关证据材料。
为进一步证实犯罪事实,徐清文调取杨某手机的电子提取记录,在对杨某微信聊天信息、手机照片的审查中发现,杨某与王某某关于该批毒品质量的关键聊天记录。经多组证据的相互印证,使得证据链得以闭环。王某某被以贩卖、运输毒品罪依法向法院提起公诉。最终,该案历时6年被成功追捕追诉,被告人王某某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该案的成功办理,被评选为第二届海南省检察机关优秀侦查活动监督案例。
“禁毒工作仍任重道远……”举证难是所有贩毒案件的共性,通过多年的办案,徐清文逐步对毒品案件的侦查、证据的收集和判断形成了自己的心得。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徐清文办理和指挥办理毒品犯罪案件共50余件,他在办案中坚持裁判证据原则,依法从重从快逮捕起诉重大毒品犯罪分子,狠狠打击了毒品犯罪嚣张气焰,为海南自贸港建设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