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功亭
老徐走得突然,他家人的反应叫人意外。
这让老仇这个老调解都感到棘手。
山后村修建排灌站,村民组长老徐带领群众现场协助,不料电线杆从车上滚落,老徐躲闪不及,当场殉职。事发后,老徐兄弟姊妹一大家七嘴八舌,提出了二十万元赔偿要求,否则不火化遗体。这可难倒了村里,到哪里弄这么多钱?老徐家怎么会这样?
北风夹杂着阵阵寒意。带着沉痛的心情,老仇走进老徐的家。三间简陋的平房,没有空调,没有像样的摆设,一台用胶带缠着外壳的电视机,两个儿子尚未成人。老仇久久无语,如非亲眼所见,他怎么也不相信,这就是一个干了二十年村民组长的老徐家。老仇的眉头拧成了结。
老徐是个热心人,无论哪家有困难,他都热情相助,为群众办事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知道老仇是来解决问题的,村民们都跑了过来,你一言我一语,赞美之词溢于言表。
“那年村里发生洪涝灾害,老徐跌跌撞撞第一个爬到闸口龙门架上,套上葫芦下闸门。由于机械排水动力不够,必须用抽水机抢时间,身为机工的老徐第一时间把机器调整到排水状态,自己身上多处受伤。”
“还有一次,村口兼具鱼塘的排水大沟承包期已到,村里准备彻底疏浚一下,重新发包,但原养殖户很不配合,也不愿意转让,不肯让村里发包,渔网就放在沟塘里。一般人遇到这样的事,都不愿意给自己找麻烦。但当村干部找到老徐,请他协助村里把渔网清除上岸时,老徐二话没说,将船开到沟塘里,协助村干部把渔网渔具全部清理上船,疏浚沟塘。”
“听说争取多年的排洪灌溉工程要上马,老徐开心得不得了,逢人就说,一定要配合征地拆迁,好让项目赶紧落地,告别水患,旱涝保收……”
从老徐妻子哽咽的话语中,老仇能感受到她对老徐深深的依恋。老仇心有不忍,含泪对老徐妻子说:“死者为大,还是尽快让老徐入土为安吧。”
老徐妻子低头不语。
老仇当场承诺,一定给老徐一个说法。
她强忍着悲痛的泪水,同意了老仇的请求。
老仇知道,这事没那么简单。能否找到合适的说法,会不会奏效,他并无把握。但老仇判断,在老徐妻子心里,一定有比赔偿更重要的东西。
老仇思来想去,决定为老徐举办一场特别的追思会。老仇与民间艺人一起琢磨,把老徐二十年来为群众服务的事迹,创作成一出感人的地方小戏。
追思会的会场就设在老徐家不远处的空地上,现场简朴而庄重。随着一阵清脆的锣鼓声,帷幕缓缓拉开……
“山后有个好组长,名叫老徐热心肠。风雨无阻二十年,为民服务忙又忙……”演员边唱,边表演老徐在洪水中奋力抢险的样子,在疏浚沟塘时清理渔网的情景。
“北风阵阵寒意凛,麦田干渴盼甘霖。老徐带头挖水渠,排灌站前汗淋淋……”舞台上,老徐用力挥舞着铁锹,在带领村民们挖水渠,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小戏唱词质朴感人,演员表演栩栩如生,每一个场景都那么逼真,仿佛老徐就在眼前。大家伙看得非常投入,不一会就听见了轻轻的啜泣声,有的人已泪流满面。
“天寒地冻人心暖,旱涝保收你心愿。告别水患迎丰收,音容笑貌记心间……”最后,大家一起跟着拍子齐声合唱,纷纷走到舞台前,向老徐的遗像鞠躬致敬,有人送上自己从田头采来的小花,有人则慷慨解囊。老徐妻子站在一旁,不停地抹泪。老仇的心终于慢慢放下。
随后,镇政府、村委会和村民乡亲多方发动,筹款三十多万元。
谁知当老仇把这笔补偿金送到老徐妻子门上时,她只肯接受零头几万元,余下的钱款死活不要。
老仇愣了,这又是唱的哪一出?
“山后村的乡亲们心里都有他,如果我们再提要求,就对不起老徐了,丧葬费的钱够了。”老徐妻子拉着老仇的手说。
“这三十万可是大家伙的一片心,就收下吧。”老仇说。
“钱给村里,防洪灌溉。”老徐妻子平静地说,“这也是老徐的意思,我懂。”
此时门外,萧瑟北风正劲,仿佛悦耳的鼓乐声。
老仇心里,涌过阵阵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