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连蒙
近日,社区矫正对象李某某从琼海来到海口,给曾经帮助过她的省琼山强制隔离戒毒所民警王玉晋送来一面锦旗,表达对她的感谢。对被派驻省琼山强制隔离戒毒所驻琼海市社区戒毒(康复)工作指导中心的王玉晋而言,这面锦旗意义非凡,“这是我退休前收到的最好的礼物。”
这面锦旗的背后,是一个关于多部门工作人员联合帮助李某某重拾信心的故事。
因犯盗窃罪被判缓刑
李某某是家里的掌上明珠,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家让人羡慕的单位工作。让她意想不到的是,一段失败的婚姻让30出头的她人生瞬间跌落谷底。李某某回忆起那段婚姻,眼中满是悔恨。婆家重男轻女的思想严重,丈夫对她日益冷淡,甚至发展到家暴和婚外情。自尊心极强的她选择了默默忍受,不愿向任何人透露自己的痛苦。长期不正常的婚姻生活,让李某某从整晚失眠到情绪经常失控,行为也变得越来越不正常。
“当初不该讳疾忌医,其实我是得抑郁症了。”李某某表示,离异后她和女儿在外租房住,承受不了这一切的她内心变得灰暗。于是,生活并不拮据的李某某看到小孩子漂亮的鞋、漂亮的衣服,会鬼使神差地拿回自己家,拿回家后又不穿。这种“小偷小摸”的行为一直持续到民警找上门来。
2023年,李某某因犯盗窃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0个月,缓刑1年2个月。入矫后的李某某的抑郁症愈发严重,对找新工作和好好生活一点也提不起劲来。
“知心姐姐”一对一开导
初次来琼海阳江司法所报到时,李某某的情绪异常激动,并痛苦流泪。返回家后,她把自己关在出租屋里不肯见人,女儿只得暂时托给娘家人看管。
李某某的表现和特殊家庭情况引起省琼山强制隔离戒毒所、琼海市社区矫正管理局、阳江司法所工作人员的注意。为了帮助她尽快树立信心,王玉晋和时任阳江司法所所长严小曼等女民警、女调解员组成“知心姐姐”心理辅导团,隔三岔五到李某某家里对她进行心理辅导。
针对李某某的实际情况,“知心姐姐”心理辅导团为李某某制定个性化矫正方案。“我们对她实行分阶段、分层次的心理矫治工作,每周进行面对面谈心谈话,找出抑郁症的内因与外因,一对一进行心理疏导和思想开导。”王玉晋介绍说。
久而久之,李某某也愿意向“知心姐姐”诉说自己的委屈。经过多次心理干预和谈心,李某某有了明显转变。在“知心姐姐”的鼓励下,李某某调整心态积极面对生活,找到一家单位实现了再就业。工作稳定后,李某某主动要求把女儿接到身边照顾。
多部门帮扶重拾信心
今年3月,王玉晋等人对李某某进行回访时发现她的状态非常差。
原来,李某某的女儿因患罕见病需要住院检查治疗,费用方面存在困难。“现在的工资每月刚好够我们母女俩花销,再加上药费实在是没办法了。”李某某说。
了解情况后,严小曼组织王玉晋、司法所工作人员开会研究,积极向民政部门了解帮扶政策。司法所工作人员和王玉晋多次到李某某家中和工作单位走访并开展心理疏导。
在了解到李某某符合申请领取临时救助金的条件后,王玉晋等人协调镇相关部门进行帮扶,并到李某某家中核查家庭具体情况,帮助完善申请资料。
7月,李某某成功申领临时救助金,极大地减轻了其家庭压力。李某某的脸上再次有了笑容。
9月初,王玉晋临近退休,没想到退休前还收到了李某某送来的一面锦旗。送锦旗时,李某某说:“我虽因为触犯法律被判处刑罚,但在社区矫正期间感受到了温情帮扶、温暖照顾,让我对生活又重新燃起了信心和希望。感谢王警官她们像姐姐一样关心爱护我,我一定服从监管,争取顺利解矫。”
“孩子恢复得很好,谢谢您。”10月13日,李某某给刚退休的王玉晋发来一条信息。王玉晋得知李某某的困境得到改善,欣慰地回复:“希望你重拾信心,一切都会好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