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星
在校园里,时常看到他们开展普法活动的忙碌身影;在课堂上,总能听到他们宣讲法律知识的声音……法槌在手担正义,俯身普法为民安。他们就是阜新市中级人民法院的法官们。
9月25日,全国省级法治媒体社长(总编辑)辽宁行宣传活动采访团走进阜新市中级人民法院,聆听“育红工程”专项工作背后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故事。
今年以来,阜新法院按照体系化、规范化、常态化工作思路开展依托校园普法参与社会治理暨实施“育红工程”专项工作。全市法院向各学校派驻法治副校长163名,开展“法治进校园”系列活动156次,普法覆盖学校134所、覆盖学生97819人,“育红工程”成效初显。
定准校园普法出发点
一张张珍贵的历史照片、一段段激动人心的视频片段,伴随着法官声情并茂的讲解,使同学们了解到党的光辉历程。这是6月26日,彰武县人民法院关工委在县实验小学开展“青少年党史学习月”活动的场景。
据了解,阜新中院与市教育局、市司法局积极联动,以“提出建议+实施意见”新模式,强化“育红工程”顶层设计,向市教育局发出《阜新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依托校园普法参与社会治理工作的建议》,并牵头制定了《关于依托校园普法参与社会治理工作的实施意见》。
上述实施意见涵盖建立校园普法专门机构和联席会议制度、设立校园矛盾调解中心、少年法庭服务模式等19项内容。计划在两年内实现阜新域内校园普法“两个全覆盖”(小初高学校法治副校长全覆盖、全市学生接受普法教育全覆盖)工作目标;落实校园普法“两堂必修课”(“开学第一课”和“离校最后一课”)。
构建校园普法着力点
开学第一天,阜新市太平区人民法院法官杜爽便来到太平区实验小学,结合自身办案经历,通过翔实的数据和生动的案例,为全体师生讲授了如何抵制校园欺凌、怎样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等方面的法治课。法官还向学生们讲解了法袍、法槌的含义,让学生们穿法袍、敲法槌,实实在在地感受法律的威严。
为切实让基层人民法庭担负起辖区中小学校的普法工作,确保普法教育向农村中小学延伸,不留盲区,阜新两级法院不断丰富完善校园普法方式方法,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接受普法教育。
筑牢校园普法落脚点
“现在开庭!”5月27日,随着“审判长”青涩而坚定的声音响起,一场别开生面的模拟法庭在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中小学生社会综合实践基地开庭。法庭上,“审判长”严肃认真,“公诉人”条理清晰,“被告人”真心悔过。当天,在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人民法院法官的指导下,参与模拟法庭的同学们还原了案件庭审过程。
整个过程中,法官们全程指导,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学生们讲解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法律知识。
阜新两级法院通过完善法治副校长职能、做实“两个法庭”服务模式、成立家庭教育指导站、开辟校园解纷绿色通道和设立校园矛盾纠纷调解中心等方法,帮助教育系统构建更加完整的校园矛盾纠纷预防化解体系,推动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