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4年07月05日 星期五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白沙七坊镇探索“吹哨报到”综治协调联动工作新机制

哨声响 支援到 事解决

  白沙黎族自治县七坊镇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到龙江居委会打尾村村民刘进喜(左一)家中了解房屋建设情况。记者高凌 摄

  ■本报记者 王天宇 陈敏 宋飞杰

  “多亏综治中心的协调帮助,不然我的房子都盖不起来了,真要为政府各部门点赞……”6月25日,家住白沙黎族自治县七坊镇龙江居委会打尾村村民刘进喜高兴地说。

  刘进喜点赞的,正是七坊镇今年以来探索平安建设、基层治理的新路径,群众形象地称为“中心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记者了解到,该机制切实做到矛盾纠纷及时调解、信访事项妥善处置、群众诉求有效解决,让事件处置得到全流程监管落实,实现“哨声响、支援到、事解决”。

  完善机制 以基层力量解决基层矛盾

  “哨声”连着民生,“报到”解决问题。在七坊镇,无论是邻里矛盾、法律纠纷还是群众诉求,综治中心这个“大管家”都能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

  6月25日,法治时报记者探访七坊镇综治中心,看到指挥大厅的屏幕上正监控着各类信息,工作人员紧张而有序地关注着他们负责的区域。

  自七坊镇升级综治“金钥匙”,通过探索推行“中心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后, 对于“赋权”前后截然不同的治理效果,七坊镇综治中心负责人谢维广记忆犹新。

  2024年以前,谢维广曾处理过一起养猪场环境污染的投诉。经过实地走访调查,发现养猪场确实存在问题。为了解决问题,综治中心多次寻求相关部门的帮助和协商,但得到的答复是:养猪场的规模太小,不在职权范围内。随后,他们又走访了城管、执法等部门,最终依靠执法部门的协助才解决了问题。

  伴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方面面临一系列新的矛盾和问题,一些矛盾纠纷情况复杂,涉及部门多,部门之间协调难度大。这一难题如何破解?七坊镇给出的解题方法正是“中心吹哨、部门报到”。

  “过去由于职责不清,‘看得见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见’,或者是‘叫腰腿不来,叫腿腰不来’。”谢维广说,实行“吹哨报到”后,县委、县政府赋予镇综治中心“吹哨”的权力,也解决了没有执法权和执法力量不足等问题。

  “以前遇到超出镇职权范围的事情,我们都是往返跑多个部门,现在一声哨响,就会指令相应的部门按指定时间和地点下来‘报到’参与基层治理事件的处置。”谢维广在运作“中心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中感受到了便捷和高效。

  整合力量

  “部门报到”疏通纠纷难点堵点

  法治时报记者了解到,该工作机制实行“1+N”工作模式,即“1”个乡镇牵头,“N”个部门做好全力支持,将综治中心作为“吹哨”承办机构,具体负责“吹哨”信息的收集、上报、督办和反馈、办结等工作并建立工作台账。派驻机构作为“应哨”承办机构,具体负责接收综治中心“吹哨”信息,联合乡镇综治中心统筹调度有关力量予以解决,做到快速响应、及时报到。

  七坊镇龙江居委会打尾村村民刘进喜就是该机制的受益者。6月25日下午3点,记者跟随综治中心的工作人员回访打尾村时,刘进喜家刚盖的房子已经封顶。“别提心里多高兴了,真盼着早点搬进干净整洁的家中,多亏了政府帮忙,不然我们这个房子都盖不起来了。”刘进喜见到前来回访的镇综治中心的工作人员很是感激。

  去年,刘进喜因要在老宅地基上盖房子的事引发了兄妹纠纷。“我妹妹觉得老宅地基她有份,不让我盖。”刘进喜介绍,父亲走后,家里就只有自己和母亲以及妹妹一起生活,他认为按照传统观念,作为家里的唯一男丁,老宅地基就理应由他继承。于是他做主准备盖房,但妹妹却不同意。两人意见不合,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矛盾。

  得知这一消息后,村干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查看。了解情况后,随即通过工作群反映“吹哨”, 综治中心迅速响应,主动联系村干部了解情况。

  随后,综治中心马上组织村干部、驻村民警等参与调解的人员进行现场调解,最终化解了这场家庭纠纷,刘进喜的妹妹也同意一起把房子盖了起来。

  据介绍,一件件纠纷得以快速响应,得以解决,还得益于综治中心的社管平台。涉及“吹哨报到”相关工作,社管平台工作人员会统一在平台上进行发布流转处置。派驻机构收到“哨件”后,立即报给主要负责人,明确具体承办责任人员、具体工作措施等,积极主动与“吹哨”的镇综治中心沟通对接,需要现场解决的要第一时间到现场办公,做到“事不完、人不撤”。

  服务高效

  打造基层解决问题 “终点站”

  6月25日下午,一起劳资纠纷事件的当事人来到七坊镇综治中心寻求帮助,综治中心迅速“吹哨”指派司法所所长王坚介入调解。

  在七坊镇,无论是邻居间的纠纷,还是社区设施的问题,综治中心都成了解决问题的“终点站”。这里,社区和乡村紧密相连,每一次“哨声”都吹响在群众身边;职能部门积极响应,每一次“报到”都为了解决基层的烦恼。

  除了矛盾纠纷调解室,该综治中心还设有接待大厅、综合治理室、司法服务室等。“大家一进来,就能到相应的功能区解决问题,既能保障隐私又能得到专业的服务。” 谢维广说。

  让群众“怒气进门、和气出门”,综治中心工作人员几乎随叫随到。“‘中心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除了从根本上解决居民矛盾纠纷外,还给广大群众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 谢维广说,综治中心还设有就业驿站,为灵活就业人群提供应聘洽谈、求职登记、职业培训等公共就业服务。

  肢体残疾人的小符,此前就为找工作而烦恼。今年初,她来到综治中心求助后,“中心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启动,就业驿站为她在镇上寻得一份旅店前台接待的工作。如今已工作半年有余的小符,对于综治中心及就业驿站提供的帮助感激不已。

  据悉,七坊镇在探索实施“中心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时,有严格的工作要求。镇党委定期对派驻机构的“应哨”事项办理情况和“吹哨报到”履行情况进行评价,并对不落实责任、排查不深入、调处不及时的情况进行责任倒查,依法依规处理。

  基层治理关乎群众的日常生活,即使是看似零碎的“小事”,也是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七坊镇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将解决群众的小事、难事、烦事作为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切入点,将“中心吹哨、部门报到”作为有力工具,为来访群众提供便利高效的服务,确保群众之事“有处办事、有人管事、有人干事”,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的目标。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白沙七坊镇探索“吹哨报到”综治协调联动工作新机制~~~
~~~白沙公安民警辗转3市县打掉一盗窃槟榔苗团伙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政能量
   第003版:近距离
   第004版:平安剑
哨声响 支援到 事解决
以车找人 以苗找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