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覃创源 肖瀚 黄赟
时间:6月5日 地点:海口秀英派出所
全省最大三甲医院,医护人员加上就医人员及家属,日均人流量逾2万人次;0.35平方公里的城中村,住着2万余人,其中近80%为外来人口……一个人流量大,一个流动人口多,增加管控难度。如果上述场景都放在一个辖区派出所,又该如何应对?
坐落于海南省人民医院南门边上的海口市公安局秀英分局秀英派出所,日常面对的正是这样的治安复杂区域。该所成立于1952年,是海口历史最悠久的派出所之一。辖区总面积14.5平方公里,下辖4个社区、2个行政村,常住人口3万余人,暂住人口8万余人。
6月5日,法治时报记者蹲点秀英派出所,深入了解该所以“两队一室”警务模式改革为契机,推动重心下移、警力下沉、联防联控,打造治安复杂区域治理样板,在派出所主防工作模式中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每一项琐碎小事都不能放松
时间:6月5日8时30分
地点:秀英派出所办事大厅
“昨天一共接到41起警情……凌晨4点有居民投诉小区旁边工地施工有噪声,居民意见比较大。”
“医院那边有两辆电动车被盗,今天继续跟进……”
早晨8时30分,是秀英派出所每天开早会的时间,也是民警、辅警交接班时间。记者来到秀英派出所时,民警、辅警在接警大厅前台桌椅两边站成两排,前一天的值班民警、辅警正在汇报值班接处警情况。一旁的接警电话不时响起,接警人员低声询问情况。小小的派出所里,忙碌而有序。
“工作任务清单要抓紧落实,宾馆旅馆多走访排查。”
“垃圾桶要及时清理保持干净,提醒来访的市民不要乱吐乱扔。”
……
交接工作后,秀英派出所负责人又事无巨细地安排当天的工作任务。
8时47分,早会及交接班结束。交接班完毕后,前一晚上执勤的民警、辅警有的开始休息,有的继续手头还没有完成的工作,开始当天执勤任务的民警、辅警检查好执法仪、对讲机等装备,整装待发,开始又一天的忙碌。
“17分钟,今天的交接班时间比较短,平时事情多的时候至少半小时。”该负责人告诉记者,从接警处警到调解纠纷、从街面巡逻到社区走访、从治安管理到内务管理,派出所的工作大多这样细碎纷繁,但每一项琐碎的小事都事关群众的利益,不能放松也不敢放松。
据了解,秀英派出所位于秀英区商业中心,辖区内有秀英区人民政府、海南省人民医院、海南现代妇女儿童医院等重点单位以及28所学校和威特电器集团公司等知名企业,还有人口密集的书场村等2个城中村和4个社区。
“去年最多时一天接了109个警情,2023年的警情超过了1.6万起。”秀英派出所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辖区重点单位多,学校多,人口区域复杂,警情量比较大,处理起来更要注重方式方法。
对此,秀英派出所推动重心下移、警力下沉、联防联控,尤其是“两队一室”警务模式改革以来,警情数有了明显下降。今年1月至5月,该所的警情数比去年同比下降23%,其中盗窃警情下降44%,诈骗警情下降54%。
严打医院周边违法犯罪
时间:6月5日10时
地点:秀华路
“省人民医院秀英院区北门外有人摆象棋残局诈骗!”6月5日上午10时许,正在巡逻的社区民警刘浩接到对讲机里传来通报的警情,他连忙带着辅警陈荣劲赶往现场。
“院里院外都是我们日常关注的重点。”为避免打草惊蛇,刘浩把巡逻电瓶车停在医院大门内隐蔽处,指着马路对面告诉记者,“他们看到警察就会跑,现在便衣队员先过去取证。”
马路对面一变电箱旁,一个大约60岁的男子面前铺着一张纸质象棋盘,一手拿着一沓现金,一手不停摆弄棋盘上的几颗棋子吆喝着“压500(元)赢500(元)”,周围有两个男子掏钱下注,还鼓动围观者一起尝试下注。
眼见有群众要“中招”,隐藏在附近的秀英派出所便衣队员迅速出手,将设棋局的男子及两名“棋托”扣下。
“这伙人警惕性高、流动性强,专门选择在海口各大医院周边人流密集区域设局。受骗群众少则损失几百元,多的有几千元。”刘浩告诉记者,设局的人流动性大,被骗的人流动性大,被骗者往往赶着就医或者回家一般不报警,给警方办案带来了一定难度。
针对此类违法犯罪行为的特点,秀英派出所一方面组织警力,加大对违法犯罪团伙的打击力度,另一方面加强重点时间段和重点位置的巡查力度,同时联合医院保安、群防群治力量,发动热心群众积极提供线索,形成防范合力。
“医院与派出所通过建立‘警保联动’工作机制,推动院区和周边治安环境持续优化。”省人民医院保安主管王良告诉记者,社区民警经常到医院与保安一起开展巡查,帮助排查和发现安全隐患,并有针对性地对安保人员进行安全防范、防暴演练等培训,安保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处突能力得到切实提升。
“以前主要处置医务人员或患者的财物被盗的警情,近年来很少发生此类侵财案件,这得益于我们把安全防范工作做在前。”在秀英派出所工作10多年的副所长陈浩钿说起变化感触颇深。
在省人民医院工作多年的李医生告诉记者:“民警经常在医院和周边巡逻,坏人看到会害怕不敢干坏事。我们老百姓看到的是满满的安全感。”
服务群众化解矛盾纠纷
时间: 6月5日12时
地点:省人民医院急诊科
上午11时许,刚处理完象棋诈骗警情的刘浩和陈荣劲又赶到省人民医院急诊科。
一名护士告诉刘浩,51岁的吴女士因身体不舒服,凌晨到急诊科就诊,“抽出来的血都有异常,检查结果显示为胸痛、卒中,随时可能有发病的风险。”
正当医护人员准备将检查结果告知吴女士时,对方却不见踪影,拨打预留的手机号码也无人接听。情况紧急,医护人员迅速联系秀英派出所请求帮助。
“您拨打的电话暂时无人接听,请稍后再拨……”刘浩多次拨打吴女士及其预留的亲属电话,均无人接听,他顿时紧张起来。
医院档案显示,吴女士是定安人,目前居住在海口金牛新村。刘浩立即联系所里综合指挥室,通过调取医院周边的监控发现,吴女士不久前曾出现在某菜市场附近,但其相关信息并未写明具体住址,寻找一时陷入僵局。
“这类在海口务工的人员,流动性大,登记地址和实际居住地不一致,给我们查找带来困难。”刘浩联系所里民警继续查找患者相关信息。直到当天20时许,民警终于辗转联系上了吴女士。原来,吴女士误以为来电是诈骗电话,将民警电话“拉黑”。值得庆幸的是其身体目前并无大碍。民警将检查结果告知吴女士,并提醒她多关注身体状态,及时到医院就诊。
“帮忙找人找物、协助医疗救治、调解医患纠纷,这些都是我们的日常接处警较多的内容。”秀英派出所负责人告诉记者,省人民医院作为派出所辖区内重点单位之一,日均人流量逾2万人次,随之也带来很多警情,特别是来医院就诊的患者和陪同家属,遇到问题时情绪往往容易激动,更需要及时沟通化解。为此,秀英派出所积极探索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医疗机构的实践,指导医院加强智慧安防体系建设,实现院内警务室与保卫部门快速联动,第一时间介入处置医患纠纷,防止事态发展恶化。2021年8月至今,秀英派出所共排查医患纠纷17起,其中成功调处15起,调处率88.24%。
此外,派出所强化联防联控,定期对医院保安进行指导和培训,社区民警每周定期驻点省人民医院开展基础工作,全天候、全覆盖加强医院安全防护。
加大排查力度消除安全隐患
时间:6月5日15时30分
地点:书场村
临近秀英港的书场村只有0.35平方公里,却有1400多栋房屋,居住着2万多人,其中超8成是外来流动人口。
6月5日15时30分许,秀英派出所联合社区、消防、综合执法部门等,对书场村出租屋进行消防安全检查。检查中发现,部分自建出租房存在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在一层室内且挤占消防通道的情况。
“一旦发生火灾,楼梯口作为疏散通道被电动自行车堵塞,会严重影响人员疏散,增加伤亡和损失。”社区民警刘鹏对违规停放充电的危害进行说明,并督促车主将电动自行车停放到正确的位置。
17时许,刘鹏又上门入户对书场村进行巡查走访,针对哪些房屋是出租的、租给谁住等情况进行细致了解,以便及时掌握辖区内房屋的居住情况。“这个点大家陆陆续续下班了,上门走访不容易跑空。”刘鹏说。
秀英派出所负责人告诉记者,针对出租屋多、流动人口多的情况,秀英派出所正对辖区城中村出租屋试行“三三制”管理,即对辖区出租屋、租客进行全面摸排,按照走访排查检查情况进行风险评估,按照“放心”“一般”“重点”三个级别进行分类管理,“放心”出租屋和租客,一个季度走访一次;“一般”出租屋和租客,一个月排查一次;“重点”出租屋和租客,一星期检查一次,做到检查到位、常态管控、及时升降、动态掌握,切实提高管控效能。“如果像以前一样走访,要花很长时间,效果也未必好,现在必须要采取信息化手段。”该负责人说。
“我们的社区工作就在这样多样化、复杂化的环境下开展,所以要靠大家的力量,群防群治,发动村干部、网格员等力量一同开展工作,夯实社区的治安管理基础。”刘鹏说。
“我们的安全感增强了,幸福感也越来越高。”居民李先生笑着说,对老百姓而言,安全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