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陈敏 通讯员崔善红)3月9日,央视《今日说法》栏目播出专题节目《守护红树林》,报道了我省法院充分发挥司法保障功能,守护海南青山绿水、碧海蓝天。近年来,我省法院采取一系列措施护航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
据了解,2022年,省高院制定《关于为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试行)》,为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谋划了全方位、立体式、系统性司法保护方案。
2023年年底,省高院印发《关于调整环境资源审判布局工作方案》,指定陵水法院、白沙法院集中审理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范围内的环资案件,指定琼海法院、洋浦法院集中审理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周边的环资案件,在原来由省高院和两个中级法院集中提级管辖所有涉国家公园环境资源案件基础上,增加了4家基层法院,形成“1+2+4”的环境资源案件管辖新布局,进一步强化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案件专门化审理。同时,建立环资案件巡回审判机制。省一中院、省二中院在海南热带雨林保护区范围内先后设立了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吊罗山、鹦哥岭、霸王岭、尖峰岭4个环资资源巡回法庭,形成了以点连线、以线带片保护机制,实现巡回审判对国家公园全覆盖司法保护。
我省法院严厉打击涉国家公园环境资源犯罪行为,2023年严惩破坏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生态环境及自然资源违法犯罪案件10件10人。2023年,最高法发布的国家公园司法保护十大典型案例中,我省法院审理的3件案件入选。
同时,我省法院坚持践行恢复性司法,完善直接修复、替代性修复、劳务代偿等责任承担方式,探索结合案件实际情况将罚金刑的履行转换为补植复绿、林木管护等,还创新采用“异地补植”“购买林业碳汇”“增殖放流”等生态修复方式,实现打击涉雨林犯罪与生态修复并重。
2021年至2023年,全省补种林木近45万株,判处被告人承担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损失100余万元,恢复性司法成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