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
用证据与嫌疑人打心理战
4月底,初次较量时,陈某在警方面前表现得很平静,从一开始绕弯子、绝口不提营利到避重就轻逃避关键问题,都侃侃而谈。
“我们调查过,3张银行卡的持有者既是你找来的包工头,又都与你都有亲戚关系。”张警官直击陈某要害后,陈某开始慌乱,称自己只是帮赵某凌干活,其余一概不知。
“陈某,你要认清现实。我们已经掌握了大量证人证据,才有了这次谈话。如果你不配合公安机关办案,完整的证据链‘零口供’也能定罪,你将承担更严重的后果。”张警官有理有据地一步步突破陈某的心理防线。
经短暂沉思,陈某承认自己是幕后“操纵者”,但营利所得金额没有其他证人交代得这么多。
根据陈某的描述,民警一笔笔核对并扣除相关费用,最终还是得出43万元的总额。陈某开始沉默。
“这一笔费用这么多,转给谁了?”除陈某交代的款项外,民警竟发现他与第四家参标公司的周某也有财务往来。
陈某承认,赵某凌是自己多年合作伙伴,由于该项工程时间紧,供货多,自己的公司消化不了,因此拜托赵某凌帮忙找同行一起参标,于是赵某凌把既是同行又是朋友的周某也拉入局。
为核实情况,民警立即赶往湛江,找到了周某。周某承认了参标并接受陈某的安装费以及一年内的安装点的发生器维护和加药费用。
警方继续追踪,根据证据挖出为4家公司制作标书的黄某(与周某相识)公司员工曹某和吴某。
“两名员工一开始拒不承认制作标书一事,但无法解释所得的几笔由陈某转来的款项。”甘警官介绍,在释明法理和做了大量思想工作后,曹某和吴某终于说出了实情。
10月25日,陈某等犯罪嫌疑人被检察院以涉嫌串通投标罪批准逮捕。
增派警力连根拔除“毒瘤”
原以为案件办理到了尾声,没想到是新案件的起点。根据刚突破的线索,警方顺藤摸瓜挖出海口某小型水库防汛标准化建设项目等9个项目,幕后规划者全是陈某。
“串标围标是市场肌体上的一颗毒瘤,侵害其他招投标企业的合法权益,还阻碍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严厉打击。”经侦大队大队长薛峰告诉记者。由于涉案公司数量多,为尽快办结案件,经侦大队向上级机关请示后,增派多名骨干力量,誓要连根拔除这颗“毒瘤”。
经过几个月的秘密侦查,经侦大队终于将陈某涉嫌串通投标的犯罪事实全部查清,以上10个项目中标价总计3000万余元。陈某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近日,琼山警方将案件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
据介绍,本案涉及的所有陪标单位已被公安机关依法移交相关职能部门,接受进一步处罚。
据悉,今年以来,琼山分局经侦大队深入开展打击整治工程领域串通投标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共核查串通投标案件线索48条,立案9起,抓获犯罪嫌疑人5人,移送琼山区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4起,形成打击整治围标串标违法犯罪的高压态势,有力维护了工程领域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