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南
丰子恺的朋友圈很广。而论与丰子恺因缘与情谊最深的师友,非李叔同莫属。
李叔同对丰子恺的影响,是最大的,且是全方位的。
李叔同对丰子恺的影响,是一辈子的。可以说,没有李叔同,就没有丰子恺。
而丰子恺对李叔同的理解,是最深的,也是最到位的。
丰子恺对李叔同的崇拜,也是一辈子的。丰子恺曾在弘一法师圆寂后非常认真地说过:“弘一法师是我的老师,而且是我平生最崇拜的人。”
……
李叔同与丰子恺的师生情谊,是众生难得的因缘,是世事难求的典范。以至于直到今天,说起李叔同,常会提起丰子恺;说起丰子恺,总要念及李叔同。甚至把弘一法师和丰子恺合在一起,创造了一个新的名词“弘丰”,被广泛沿用。
自从2018年10月开启“寻缘”访谈,我一直有个深深的愿望:访谈李叔同的后人。当年11月,我通过丰子恺外孙宋雪君老师推荐,联系到了李叔同的嫡孙女李莉娟女士,加了微信,时有联系。因李女士远在天津,一直没有机会面谈。直至2019年12月17日,我赶去天津,在她的办公室如愿作了访谈。
……
笔者:您祖父弘一法师多才多艺。他以卓越的艺术造诣培养了一批文化名人,丰子恺就是其中一位典型代表。请您谈谈李叔同与丰子恺特殊的师生情,您对丰子恺先生及其艺术的印象和感悟。
李莉娟:弘祖任杭教职六年,兼任南京高师顾问两年,及门数千,遍及浙江,英才蔚出,足以承绍家业者,指不胜屈,私心大慰。
先祖父本人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许多是不满足的,然而他却在培养艺术人才方面自感欣慰!可以想见,先祖父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成绩是何等的满足,满足得尽可以告别红尘,一心念佛去了。
丰子恺先生1914年考入浙一师。我祖父已在学校教书两年。据丰先生自己回忆,他对老师第一印象特别好,第一节课就看到老师端坐在那儿。以后对老师的印象更加完美。丰先生学习非常优秀。我的祖父也特别看重他。丰先生受我祖父的影响很大,他能成为一名艺术大家,体现了老师——我祖父对他很大的影响。丰先生在他的文章里也曾谈到,有一天晚上我祖父对他图画进步的肯定,是一个重要关口,促使他打定主意把一生奉献给艺术。
丰先生是一个艺术大家。“子恺漫画”非常受大众喜爱,雅俗共赏,寓教于乐。我有一个特别嗜好,就是喜欢看丰先生的漫画,特别是他的儿童漫画。他把儿童的生活记录得非常逼真,从艺术上表现生活,非常到位。在我看子恺漫画时,我已经长大,却勾起我对童年的美好回忆。从丰先生漫画中,可以看到他对子女没有呵斥,充满爱心,从规正小孩的基本行为做起,身教重于言传。像《蚂蚁搬家》这幅画,描绘小孩用小板凳保护搬家的蚂蚁的场景,反映小孩从小就有慈悲心。丰先生非常热爱生活,他有很多这样的对儿童生活的写生,都反映出丰先生的心灵特别淳朴,特别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点滴,用艺术的画笔表现出来,小中见大,这就是艺术大家对我们如今社会的最大贡献。
我祖父对丰先生的影响是全面的,不仅在艺术、宗教方面,对做人的影响则更为深刻。有一次,丰子恺寄来一卷宣纸请我祖父书写佛号。宣纸自然富余一些,祖父就写信去问多余的如何处置?丰先生回信说,请随意处置。祖父这才使用。另一次,丰先生寄的邮票多了几分,祖父就把多出的又寄回去。此后丰先生都要提前说明多余东西的用途,祖父才肯用。我祖父崇尚“先器识而后文艺”,即学文艺先要学好做人。丰先生也很好地践行了这一准则。
(本文选摘自张雪南著作《清凉明月——天上有个丰子恺》,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