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许光伟 郝文磊 通讯员周志团 吴毓谋)“很感谢法官真心实意为我们小微企业考虑,调解结案切实帮我们公司解决了经营难题。”近日,昌江黎族自治县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团队以调解方式办结一起行政处罚案件,这也是昌江法院首例以调解方式结案的行政处罚案件。
经审理查明,原告白沙黎族自治县某公司诉被告白沙县综合行政执法局、白沙县人民政府行政处罚及行政复议纠纷一案,原告存在隐瞒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的行为。在庭审中,原告诉称,因已赔偿死者家属70万元,且已改正违法行为,加之之前受疫情影响较大,企业经营困难,行政机关处罚95万元数额太高,希望能从轻处罚,将罚款额减少至30万元。
承办法官研判涉行政处罚的争议事实后,认为调解结案是该案最妥善的解决方式。随后,承办法官加强与涉诉行政机关沟通协调,交换双方当事人的调解意向,双方均表示同意调解。
庭审结束后,承办法官主动到白沙开展调解,采取“背对背”方式,向双方当事人释明法理人情。承办法官从损害赔偿、营商环境、帮助小微企业摆脱困境等方面与行政机关负责人进行沟通,争取行政机关的理解和支持;同时向原告释明违法行为造成的后果与承担的法律责任。
经承办法官耐心细致地释法说理,最终双方同意将罚款数额减少至40万元,并签署调解协议。结合原告实际经营情况,行政机关同意接受分期缴纳罚款,昌江法院依法出具《行政调解书》。这是该院出具的首份《行政调解书》。
被告表示,通过法院组织调解,有效化解行政纠纷,避免机械执法,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该案的圆满化解,实质性解决了行政争议,减轻了当事人诉累,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同时最大限度地帮助企业生产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