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5年10月24日 星期五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同心织密护苗网 法治护航成长路

儋州市扎实推进护苗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儋州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张云鹏(右二)到正德学校调研专门教育工作。(儋州市正德学校供图)

  省委政法委到儋州市护苗驿站开展调研。(儋州市委政法委供图)

  儋州市召开护苗专项行动调度会暨法治副校长考核工作会议。

  (儋州市委政法委供图)

  儋州法院进校园开展毒品案件公开庭审暨普法教育活动。(儋州法院供图)

  省护苗机制办到儋州市检察院调研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儋州市委政法委供图)

  儋州交警站好护学岗,为学生安全上学保驾护航。(儋州交警供图)

  检察干警给学生们普及禁毒知识。(儋州检察院供图)

  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承载着家庭的希望,关乎社会的未来。

  自未成年人护苗专项行动启动以来,儋州市委、市政府立足“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政治高度,统筹全市力量,以“全方位保护、全链条治理、全覆盖预防”为抓手,打破部门壁垒,推动形成“党委领导、政法委统筹、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

  儋州市护苗机制办统筹协调家庭防护、教育防护、社会防护、司法防护“四防”组长单位以及各成员单位,高效联动破解未成年人保护难题。

  从机制构建到重拳整治,从教育矫治到关爱帮扶,一系列扎实举措落地见效,为儋州青少年筑起了一道坚实的成长防护屏障。

  统筹联动聚合力

  构建护苗“一盘棋”格局

  “众人拾柴火焰高。”未成年人保护从来不是单一部门的“独角戏”,而是需要全社会协同参与的系统工程。

  儋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未成年人保护和预防犯罪工作,加强党的绝对领导,主要领导多次召开专项推进会、专题调度会,专题研究解决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校园安全治理等重点问题。

  儋州市护苗机制办牵头制定《儋州市未成年人护苗专项行动方案》《儋州市未成年人护苗专项行动联席会议机制(2023—2025年)》《儋州市未成年人护苗专项行动工作要点》等系列文件,明确各部门职责清单,成立专项行动专班,建立指挥调度、动态管控、考核奖惩等工作机制,推动“四防”组长单位制定具体行动子方案,按时调度,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层层落实”的工作格局。

  在那大镇红旗村委会的儋州市护苗驿站,这种协同效应得到了生动体现。

  2023年12月,作为全省首批护苗驿站规范建设试点,儋州市护苗驿站揭牌成立后,整合民政、检察、妇联等部门资源,设置“两厅、三中心、四室”9大功能区,由6名专业社工负责日常运营。该驿站不仅联合市检察院“儋检护小侬”团队开展法治宣讲,还链接心理机构为学生提供团辅服务,协调爱心企业为孤困儿童实现“微心愿”。

  截至目前,该驿站已开展法治教育活动113场,覆盖1.6万余人,为755名“四类”孤困未成年人提供帮扶,委托第三方完成778名儿童的监护评估,其创新的“资源整合+精准服务”模式成为全省护苗驿站建设的样板。

  此外,儋州市建立的“六类包保帮扶”机制,让保护网越织越密。6712名包保人员与3586名重点未成年人结成帮扶对子,通过“一人一档、一人一策”开展跟踪帮扶,帮扶覆盖率和信息录入率均达100%,真正实现“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重拳整治强震慑

  筑牢安全“防护墙”

  “法者,治之端也。”对侵害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行为坚决亮剑,是儋州护苗工作的底线要求。

  儋州市委政法委坚持“零容忍”态度,以“打早打小、以打促防”为原则,联动公、检、法、司等部门开展专项整治,全力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

  “以前学校门口有几家小卖部向学生卖烟,现在经过整治全没了,我们接送孩子也更放心了。”儋州市思源实验学校学生家长王女士的话,道出不少家长共同的感受。

  这份成效得益于儋州市校园周边“清障行动”的开展。

  在今年秋季开学前,儋州市护苗机制办组织公安、市场监管等11个部门开展联合整治,排查出治安、交通、食品安全隐患385处,督促整改364处;清理校园周边67个烟草销售点,查处2宗向未成年人售烟案件;对81家未落实“未成年人入住五必须”制度的宾馆作出停业整顿处罚,取缔2家非法接纳未成年人的网吧、12家违规文身场所。

  为强化日常防护,儋州公安优化校园“高峰勤务”机制,组织特警、交警、派出所警力在上下学时段开展定点执勤和巡逻防控,严格落实“1.3.5”快速反应要求。

  如今,儋州城区中小学及幼儿园周边“见警察、见警车、见警灯”已成为常态,校园及周边社会治安、交通秩序明显改善,家长和师生的安全感显著提升。

  在打击犯罪一线,儋州公安组建专项工作组,针对未成年人高发的电诈、“两抢一盗”、殴打伤害等案件强化分析研判,通过串并侦查、深挖线索,严防涉案未成年人“坐大成势”。

  自护苗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儋州市坚持从严从重打击涉未成年人治安违法犯罪活动,公、检、法机关制发“两书一函”法律文书76份,起到了有力震慑违法犯罪分子的效果。

  教育矫治重转化 点亮迷途“引航灯”

  教育挽救一个孩子,就是挽救一个家庭。

  针对有不良行为或轻微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儋州市坚持“教育、感化、挽救”方针,依托专门学校、法治教育等载体,全力帮助迷途少年重拾信心、回归正途。

  16岁的小宇(化名)曾因沉迷网络、多次逃学被送入儋州市正德学校。这是一所招收九年义务教育初中阶段(含辍学)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的专门学校,学习期限为3个月至3年。学校开展相应的科学文化知识教育、思想教育、法治教育、心理辅导和职业技能培训,切实加强对问题未成年人的教育矫治。

  入校后,老师发现小宇对烹饪有浓厚兴趣,便为他制定个性化帮扶方案:安排烹饪技能培训,邀请心理老师开展疏导,组织他参与亲子美食活动修复家庭关系。半年后,小宇不仅戒掉了网瘾,还考取了初级烹饪证书,结业后顺利入职当地一家餐饮企业。

  “如果没有正德学校,我可能还在混日子。”小宇的蜕变,正是儋州市正德学校教育矫治成效的生动缩影。

  走进校园,陶艺实训室、烹饪面点实训室、雨林生态园等功能区一应俱全——这是政府专门打造的教育矫治平台。学校创新“六护”管理模式,将心理健康教育、军事特训、劳动体验融入日常教学,创建“六地两园”,还联合法院、检察院开展法治授课、警示教育、旁听庭审等特色教育课堂,打造亲子美食活动、“以茶为媒,共筑幸福”系列活动、周末心理拓展活动和音乐冥想教育活动等特色教育品牌,让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感悟成长。

  作为儋州专门教育的核心阵地,儋州市正德学校自2023年5月招生以来,学生改正稳定率超过93.84%。今年,该校正推进“一校三区”建设,规划新增1000个专门教育学位和800个职业教育学位,让更多迷途少年有“回头路”。

  法治教育的“全覆盖”则从源头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当前,儋州已实现了全市中小学法治副校长全覆盖。自护苗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儋州市委政法委牵头,全面推动法治副校长进校园,开展“防欺凌、防性侵、禁毒”等宣讲1226场,覆盖学生50万余人次。

  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是“守心”的工作,守的是亿万家庭的幸福生活。近年来,儋州市检察院以“儋检护小侬”未检品牌建设为抓手,不断深化未成年人保护法治教育,积极做好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治理工作。

  当前,该团队组建13人巡讲团,针对8所涉案未成年人较多的中学开展“精准滴灌”式宣讲,还联合市教育局对1.3万名教职工、1300名学校安保后勤工作人员开展轮训,对1000名班主任开展法治教育专题培训,增强教职员工的法治保护意识,提升护苗土壤法治养分含量,促推校园安全建设。

  关爱帮扶暖人心 传递社会温情关怀

  “一枝一叶总关情。”

  在严格整治与教育矫治之外,儋州市委政法委积极联动有关职能部门,以温情举措关注困境未成年人需求,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方式,为孩子们送去温暖与希望。

  2024年4月,儋州市妇联为深化护苗行动发起“爱心妈妈”结对帮扶,洋浦检察院检察官关迎春主动加入,结对帮扶儋州市木棠镇一户特殊家庭——父亲因病无法劳作,两个未成年孩子却坚强懂事,家中墙壁的奖状是最亮眼的装饰。

  作为“爱心妈妈”,关迎春利用业余时间送来学习和生活用品,针对孩子特点精准辅导:哥哥小升初学习吃力,她通过错题本指导助其稳居A班;身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她用曼陀罗绘画等活动疏导心理,让腼腆的弟弟变得开朗。同时,她发挥检察官优势,融入防校园暴力、防溺水等安全普法,增强孩子自我保护意识。

  “每个孩子都是含苞待放的花,用心守护就能看到绽放。”关迎春以爱心与专业,既是孩子们的法律守护者,更是照亮他们心灵的“灯塔”。“关妈妈很忙,但依然很关心我们,及时帮我们。”关迎春的关怀也收获了孩子的认可与感恩。

  儋州市妇联启动“爱心妈妈”结对关爱行动以来,面向社会招募100名来自律师、企业家、医护人员等领域的爱心人士,与33名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儿童结成“多对一”帮扶对子,每月一次问候、一封爱心家书、一个微心愿、一次节日慰问、一本好书指导,“爱心妈妈”们用陪伴温暖孩子的成长路。

  儋州市民政局建立市—镇(办事处)—村(居)三级包保帮扶工作责任体系,19个镇(办事处)组建包保帮扶工作队伍,选强配齐包保帮扶责任人、联系人543名,“一对一”帮扶四类孤困未成年人(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困境儿童、留守儿童)。包保责任人、联系人每月定期对所在村(居)的未成年人进行摸排走访,将符合条件的未成年人纳入社会救助和儿童福利保障范围。2023年以来,共发放四类孤困未成年人基本生活补贴62474人次3775.55万元。

  儋州全市开展家庭教育培训136场,覆盖5.9万余人次;护苗驿站联合心理机构为1400余名学生开展心理团辅活动;城北社区为辖区未成年人学生和四类孤困儿童举办多期心理讲座;慈善总会链接爱心企业为孤困儿童提供生活补助和学习用品……从政府到社会,从学校到家庭,从机构到个人,一股股暖流在儋州汇聚成关爱未成年人的强大合力。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儋州市护苗专项行动的扎实推进,让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从“被动应对”转变为“主动守护”。

  “我们的护苗专项行动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未成年人保护永远在路上。”儋州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统筹各方力量,完善协同机制,以更精准的举措、更务实的作风,持续织密儋州的护苗安全网,让每一名青少年都能在法治的阳光下茁壮成长,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注入青春力量。(宏新)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儋州市扎实推进护苗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政能量
   第003版:近距离
   第004版:专题
同心织密护苗网 法治护航成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