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法治时报全媒体记者李传敏 通讯员周坤生)近日,在偏远的山区深处,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法院驻村工作队与上安派出所组成联合调解团队,踏着崎岖的山路,将司法服务与矛盾调解的窗口“开”到了村民家门口,成功化解了一起困扰两户村民多年的土地权属纠纷。
据了解,这起纠纷发生在琼中上安乡中兴村村民王某程与王某永之间。双方对一片位于深山、地形复杂的土地归属各执一词,王某程主张其为祖辈传承并长期经营,王某永则坚称该地在早年土地调整中已由其家庭开垦种植。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矛盾不断升级,不仅损害了邻里关系,更对当地的社会风气与和谐稳定造成了影响。
琼中法院驻村工作队在日常走访中敏锐地捕捉到这一风险隐患。鉴于纠纷历史成因复杂、地处偏远且关乎村民核心利益,为避免矛盾激化,工作队果断决策,联合拥有群众工作优势和权威的辖区派出所,共同组建专项调解团队,上门调解,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一线。
调解团队抵达现场后,立即对争议地块进行了严谨细致的实地勘察。随后,调解人员分别与王某程、王某永进行了背对背的深入交流,耐心倾听双方积压心底的诉求与委屈,并认真审阅了他们所能提供的各类凭证。
调解过程中,法院工作人员与派出所民警优势互补,形成合力。法院工作人员侧重从法理层面剖析,清晰阐释土地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指出不当行为可能引发的法律后果,引导双方在法律框架内寻求解决方案。派出所民警则着重于情理与秩序维护,安抚双方激动情绪,强调睦邻友好、和谐共处的长远价值,劝导他们理性面对分歧。
在充分掌握事实、明晰法律与情理的基础上,调解团队组织双方进行了多轮坦诚的面对面协商。调解人员秉持公正立场,耐心梳理争议焦点,分析利弊得失,并提出了兼顾历史沿革、现实状况与双方核心关切的土地界线划分建议方案。经过驻村工作队、乡派出所和村“两委”干部、村小组长的反复沟通、释疑解惑,王某程与王某永终于打开心结,互谅互让,接受了调解方案,就土地界限达成了和解。一场持续多年的邻里纠纷得以圆满化解。
据介绍,此次联合进山调解,是琼中法院与公安机关深化协作、能动司法的生动缩影,是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司法为民”的宗旨落实到“最后一公里”的具体行动。它不仅有效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防止了“民转刑”风险,更通过前置防线、前瞻治理,夯实了基层社会稳定的根基,为当地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