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时报全媒体记者 杨晓晖
“嘀——”伴随着一声清脆的提示音,手持往来港澳通行证的旅客陈女士在海口美兰国际机场口岸新升级的快捷通道前轻轻刷证,面部识别成功后,闸门平稳打开,整个通关流程不过15秒。“以前通关还需要排队,现在不仅有人工通道,还有快捷通道,通关真是又快又顺。”9月10日,陈女士笑着晃了晃手中的通行证,快步走向行李提取区。
随着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进入倒计时,海口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美兰边防检查站以设施迭代与服务升级“双轮驱动”,让出入境旅客在高效通关中感受满满暖意。
硬件升级
每小时保障200名旅客通关
走进美兰国际机场查验大厅,硬件设施升级带来的变化扑面而来。
曾经仅有6条的快捷通道,如今已扩容至24条。旅客从一排排通道闸机前有序入境,犹如一条高效运转的“通关流水线”。另外一旁,“自助照相一体机”前不时有旅客驻足。旅客只需按照屏幕提示调整坐姿,30秒即可完成证件照拍摄、裁剪与打印,无需再提前准备照片。
“以前忘带照片,得跑出去找照相馆,现在大厅里就能自助拍照,太方便了。”从香港落地海口的旅客张先生刚拍完照片,就拿着打印好的相片走向人工受理台。
更令人眼前一亮的是全新打造的“智慧人工受理台”,该设备集签证受理、审核、制证、发证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民警只需轻点屏幕,即可快速完成旅客信息核对。“这套系统让旅客查验时间缩短了近一半,在高峰期,我们每小时能保障200名旅客通关,是之前的4倍至5倍。”正在执勤的民警张婉莹介绍说。
除此之外,为了精准对接出入境旅客的通关需求,在查验大厅的另一侧,24小时快捷通道人员信息备案点“随时待命”。定期航班的中国籍机组人员只需在此完成备案,就能通过快捷通道“秒速”通关,大幅节省了机组周转与等候时间。
设备的“硬支撑”,离不开服务的“软赋能”。美兰边检站还深化“情指行”一体化建设,加强客流监测预警,优化警力调配机制,保障旅客出入境通行效率。
“您看,屏幕上实时显示各通道排队人数,只要人工通道排队人数较多,我们就会立即增开通道。”勤务指挥中心内,值班民警张婉莹指着大屏介绍,“要是前台查验遇到复杂问题,执勤队领导会迅速到场处置。同时,视情增派警力维护快捷通道通关秩序,确保整个流程顺畅。”
暖心服务
高效通关有速度更有温度
高效之外,更有暖心故事在这个海南自贸港的重要“门户”不断上演。
8月27日凌晨,航班HU484缓缓降落在美兰机场,一名澳大利亚籍华裔旅客在飞机上被其他旅客的行李砸中头部,导致受伤昏厥。美兰边检站接到通知后,第一时间联系了指挥中心,并呼叫机场急救中心到达现场。同时增派民警、辅警维护现场秩序,疏散围观人员。
本着“生命至上、特事特办”的原则,在核实相关情况后,美兰边检站迅速选派业务熟练的民警赶赴指定位置,对该旅客进行人证对照,为其开通“绿色通道”,快速办理入境边防检查手续,并护送其至救护车。
一名外籍旅客落地美兰国际机场时,同样感受了暖意。不久前,他拿着已备案快捷通道的证件在通关时屡屡失败,便焦急地向美兰站指挥中心勤务值班员求助。
“您别着急,我们马上帮您核查。”值班员先是安抚好该名外籍旅客焦急的情绪,随后组织执勤队民警对其备案情况进行了复核,明确问题所在,并及时进行了更新处理,让外籍旅客在快捷通道顺利通关。
“海口美兰入境丝滑,感谢各位警官帮助。”事后,该名外籍旅客专门在社交平台发文,对边检民警专业高效的办事效率和热情周到的服务态度点赞。
从15秒快捷通关的“速度”,到24小时待命的“温度”;从24条通道的“硬件蝶变”,到警力调配机制的“软件优化”,美兰边检站用多项实实在在的举措,让海南自贸港的门户更敞亮、服务更暖心。
“每次拿着港澳通行证从美兰机场通关,都能感受到这里的变化,不仅越来越高效,还热情、贴心。”经常往返粤琼两地的旅客陈女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