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法治时报全媒体记者李传敏)近日,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中平镇发生一件新鲜事,该镇综治中心把村民有争议的征地款,变成了助残的爱心款。村民的矛盾解开了,也传递了爱心,他们开心地把这个调解方法称为“捐资化争”。
今年4月初,在琼中中平镇思河村的2位村民,因为一笔征地补偿款分配问题产生分歧。思河村委会经多次调解,依然未能把村民的“心疙瘩”解开。
4月18日,事情传到中平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简称“中平镇综治中心”),该中心负责人唐小冬认为2名当事人各不相让、剑拔弩张,绝不能简单“和稀泥”,应该换个思路,找到“最优解”。
8月20日,回忆起该起纠纷调解,唐小冬介绍说:“当时,我们注意到县红十字会正在开展人道募捐活动,于是想着能不能引导2名村民将争议资金捐出来做公益。”
该镇综治中心立即行动,联合辖区司法所、思河村委会,一起找到2名村民交流。没想到,唐小冬刚把提议说出,2名村民便一拍即合,纷纷同意捐款。
“好,这法子好!”村民梁某平拍板说:“如果征地款能用在救助残疾人上,我支持这个办法。我们争来争去伤感情,不如捐出去帮人,值!”
“我也同意!”村民梁某水也频频点头:“把这笔征地款捐给有困难的人,就是把钱用在了刀刃上,比我们争来争去好。”
8月12日,在镇综治中心、司法所和村委会干部的共同见证下,捐赠手续顺利完成。那笔曾经引发争执的征地款,带着2名村民的爱心,汇入了琼中红十字会的账户。
一起眼看就要激化的矛盾,就这样巧妙化解了。唐小冬告诉记者:“这次调解成功,关键在于解放思想,不硬掰,巧引导,把矛盾点变成了爱心源。”
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就地解决。这正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实践。唐小冬表示,镇综治中心就像一个“解忧杂货铺”,整合了司法所、村委会等多方力量,群众有纠纷来到综治中心,能做到“一站式接收,一站式调解,一站式解决”,综治中心真正成了服务群众、化解矛盾的前沿阵地。
据介绍,今年以来,中平镇大力推进综治中心建设,整合司法、民政等资源,打造“一站式”矛盾化解平台。该中心自8月6日投入运行以来,共处理纠纷3起,成功率达100%。
“群众脸上有笑容,我们心里才踏实。”该镇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高荣壮表示:“基层治理的关键是主动作为,镇综治中心将加强联动机制,覆盖全镇8个村(居)委会83个村民小组(连队),筑牢社会治理的‘第一道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