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时报全媒体记者 王巍 何海东
“太感谢你们了,不然我们的养老钱就没了,以后日子也没法过了!想想都后怕,多亏海口警方及时帮我们保住了这笔钱!”8月14日上午,海口市民苏先生将一面印有“紧急止付 挽回损失”字样的锦旗,送到了海口市公安局美兰分局白龙派出所,对派出所民警、辅警及时为其一家挽回经济损失表达谢意。
近日,家住海口市美兰区的苏先生发现妻子疑似遇到电信诈骗,便拨打了110报警电话求助。接警后,白龙派出所值班民警、辅警立即联系当事人核实情况,并指导其迅速对涉案银行卡采取挂失措施,同步启动紧急止付机制,成功拦截涉案资金66.4万元,为群众及时挽回了经济损失。
受害人手机被远程控制
“警官,不好了!我老婆的手机不受控制了。这是怎么回事啊,是不是遇到骗子了?”8月9日15时57分,海口市公安局美兰分局白龙派出所接到了市民苏先生的报警电话。
听到群众描述后,接电话的辅警陈家声脑海中立即“嗡”的一声就像拉响了警报——紧绷的职业神经瞬间被拽得笔直。
“当时报警人说到手机不受控制时,我就意识到这是遇上了电信诈骗。这是一种新型骗术,不久前,我们也办理了类似案件。”陈家声告诉记者。
原来,8月9日14时许,居住在海口的刘女士接到一通来自内地老家的陌生手机来电,此后,刘女士便一步步走进了不法分子的圈套。
刘女士以为是老家朋友打来的电话,接通电话后,对方自称是抖音客服,因刘女士开通某项会员服务,每个月会扣1000多元。若要取消自动扣费,就需要下载名为“云惠议”的屏幕共享软件。
刘女士按对方要求下载软件后,对方又要求她输入银行卡账号及密码。而在获取这些信息后,刘女士的手机便开始出现异常,一些程序开始自行打开、运行,手机无法锁屏,甚至无法关机。
警方为受害人挽损66.4万元
正当刘女士觉得很纳闷时,其丈夫苏先生回到了家中。
“当时我看到妻子正在不停地摆弄手机,就走过去看了几眼,发现她手机很奇怪。她这才跟我说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意识到妻子可能被骗,苏先生立即报了警。
“您妻子可能正在遭遇电信诈骗,请立即挂失银行卡,我们这边也马上进行止付冻结操作。”陈家声立即指导当事人迅速对涉案银行卡采取挂失措施,同步启动紧急止付机制。
止付工作必须争分夺秒。紧盯资金动向的陈家声发现,在受害人报警的同时,不法分子已将刘女士的60万元定期存款转为活期。下一步,资金即将被不法分子转出。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警方迅速实施紧急止付操作,最终成功保全了刘女士的66.4万元资金。
按下“止付键”后,陈家声通知受害人来到派出所,依法对刘女士的手机进行了安全检查,彻底删除涉诈软件“云惠议”,同步开展反诈宣传教育,指导刘女士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切实提升群众防骗识骗能力。
警方“零延迟”响应
“以前不法分子是通过语言去迷惑受害人,诱导受害人自己转钱。现在这种新型骗术则是编个理由,让受害人下载所谓的诈骗软件。受害人注册登记之后,不法分子就可以完全操控受害人的手机,通过受害人的手机银行APP转钱。”陈家声介绍,白龙派出所最近处理过一起类似警情,受害人也是被不法分子远程操控了手机,派出所及时为受害人挽损33万元。
陈家声提醒市民,现代人的生活和手机密不可分,尤其是手机上形形色色的APP和各类会员,常常会让大家眼花缭乱,一些不法分子也是利用很多人对智能手机使用不熟练,打起了歪主意。手机安全关乎个人财产与信息安全,平时也要加强个人安全意识,不轻信陌生来电、不透露个人信息。
这次警情处置,从接警到成功止付,警方的响应速度堪称“零延迟”,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了公安机关守护群众“钱袋子”的决心与效率。
“这些钱是我们老两口的养老钱啊,海口警方对付电信诈骗真有‘一套’,办案人员非常专业,工作效率也特别高,让我们真切体会到了警方的担当和守护。”苏先生激动地表示。